【52监测网讯】近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大桥Z4号墩首根钢护筒插打成功,拉开了大桥主体结构施工的序幕。
01-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大桥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近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大桥Z4号墩首根钢护筒插打成功,拉开了大桥主体结构施工的序幕。 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位于广东省黄茅海海域,东连港珠澳大桥,西接新台高速并与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是港珠澳大桥西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大湾区经济发展向粤西和沿海地区辐射,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据介绍,高栏港大桥主桥使用的钢护筒总数达57根,最长32米,单根最大重量达64.5吨。此次插打的钢护筒外径3.348米、壁厚24毫米、长度26米,单根重量52.7吨。钢护筒外壁防腐方案采用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层整体涂装,涂层厚度200微米以上;内壁防腐方案采用车间底漆防腐处理,涂层厚度50微米以上。 钢护筒在工厂内加工、验收合格之后采用平板驳运输到墩位,通过浮吊起吊至平台,现场采用150吨履带吊机配合DZJ200振动锤在双层导向架限位下进行精准插打。 据悉,首根钢护筒插打成功,为后续钢护筒插打积累了经验。为保证此次钢护筒插打过程安全可控,项目部前期反复琢磨施工方案。此次钢护筒插打的成功,为后续钻孔桩施工奠定基础。(来源:中国新闻网) 02-西安首座悬索桥6月份达到通车条件 据了解,西安建材北路悬索桥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完成,主缆架设将全面开启,预计于2021年6月30日达到通车条件,该桥不仅是西安首座悬索桥,也是目前国内最大跨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 该道路西起北辰大道,终点接港务南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全长2.318km,等级为城市主干路。 桥梁段全长1054.18m,主桥采用空间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桥面宽56m,长632m,全部为钢箱梁结构,采用半漂浮体系的结构形式。其引桥为双幅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桥,西侧引桥长度各240m,东侧引桥长度各180m。 本项目是2021年全运会顺利举办的重要交通通道,作为会展中心配套道路的组成部分,主要承担连接会展中心区域、体育中心区域、西安市区、港务区及高铁站的功能。(来源:第一新闻) 03-浙江在建跨径最大混凝土斜拉桥景文高速高岭头特大桥进入塔柱施工阶段 2月22日上午,经过22个小时的连续浇筑,浙江省在建最高、跨径最大的混凝土斜拉桥——高岭头水库特大桥Z1#主墩完成下横梁第二次浇筑,主桥全面进入上塔柱施工阶段。 建设中的景文高速,起于景宁县云景高速终点,终于与龙丽温高速文瑞段、文泰段实现互通的文成枢纽,全长约68公里,按双向4车道设计,设计时速80公里,景文高速是浙江省地形条件最困难的高速公路之一,其地面高程在50—1000米之间,桥隧比更是高达78.8%,建成后可实现文成、景宁1小时通达。 其中,项目控制性节点高岭头水库特大桥桥长1483.48米,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40+300+140米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下部结构采用花瓶型索塔、承台、桩基础,索塔塔高203.8米,主梁采用双肋板式结构,是浙江省在建的最高、跨径最大的混凝土斜拉桥。 据悉,春节期间,该桥恰逢下横梁第二次施工的关键工序,为了保证施工连贯,抢抓有利时机,冲刺进度,30余名产业工人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在工地,进行紧张的施工。 目前,景文高速全体参建人员正在有序返岗,伴随着遍山花开,各施工点陆续开工,景文高速逐渐恢复繁忙,接下来,项目全体人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在新的一年再创佳绩。(来源:新华网) 04-渝昆高铁沱江特大桥开建 近日,渝昆高铁川渝段泸州沱江特大桥40#主墩打下首根钻孔桩,标志着渝昆高铁川渝段正式开工建设。 沱江特大桥主桥位于泸州市郊,为渝昆高铁川渝段“一桥一隧”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为2613.315米,采用塔墩梁全固结的结构,主塔塔形采用双柱式V型桥塔,为国内铁路同类桥型中的首次尝试,主跨则采用(124+240+124)索加劲连续刚构连续梁跨越沱江。本次施工的大桥40#主墩设计桩基18根,主塔高113.2米。 泸州沱江特大桥主桥跨越沱江和既有地方四级道路,施工水位较高、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40#、41#主墩钻孔桩施工位于沱江两岸河滩处,沱江汛期来临后,两岸都将被江水淹没,为了确保该桥的施工节点顺利完成,项目部细化组织施工,选派骨干技术人员参与研讨和自评,加快推进沱江特大桥主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资料的上报审批工作,履行开工报审各项手续,为大桥尽快开工奠定基础。 渝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通道,是京昆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渝昆高铁川渝段线路总长292.15千米,其中新建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重庆至宜宾段YKCYZQ-4标,全长31.006公里,线下施工27.396公里,其中路基8.816千米,桥梁40座,涵洞28座。工程造价25.4456亿元,总工期54个月。 渝昆高铁建成后,重庆至昆明铁路运行时间将由近5小时缩短至2小时,进一步全面加强成渝城市群与滇中地区各领域交流,帮助西部地区加快融入全国高铁网,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来源:铁道建设报) 05-全国最长水下高铁隧道重庆长江隧道预计今年10月进入盾构施工 全长约11.9千米,最大埋深330米……作为全国最长水下高铁隧道,重庆长江隧道从开工建设之初就备受关注。 2月22日,在重庆长江隧道3号斜井工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斜井施工。据介绍,目前施工斜井190米,预计还有7、8个月左右到正洞,该工区为盾构机进入点,是本隧道的重中之重。重庆长江隧道分进口工区、2号斜井工区、3号斜井工区、一号横洞及出口共5个工区组织施工。 目前正在施工的是2号斜井工区、3号斜井工区和出口工区,其中2号斜井170米,预计2个月左右到正洞,出口工区直接从正洞施工,已施工200米。据了解,春节期间,几个工区都未停工。 重庆长江隧道全长约11.9千米、最大埋深330米,为时速120公里的单洞双水下高铁隧道,于去年9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它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南岸区境内,隧道从重庆菜园坝火车站起始,经行范围下穿市政道桥、轨道交通线路、房屋建筑、人防洞室、长江河谷、南山山体,止于茶园新区花田咀村附近,隧道整体凸显穿城、穿江、穿山的复杂特点,这也是全国最长水下高铁隧道。 据介绍,因受地形影响,长江隧道大盾构施工采用洞内组装始发及洞内接收拆卸工法,在国内尚属首次。为方便盾构组装及拆卸,洞内呈蘑菇状,开挖断面约600平方米,是正常高铁单洞双线隧道成洞面积的6倍。 重庆长江隧道是渝湘高铁重庆到黔江段的控制性工程,该线路是国家 “八纵八横”高铁网规划厦渝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正线全长约265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建设工期约5年半,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来源:上游新闻) 文章源自桥梁杂志,本文由百家号作者桥梁杂志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