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52监测网 首页 行业资讯 监测新闻

桥梁大事:大连湾海底隧道首个标准管节顺利对接

2021-3-11 10:11
原作者: 桥梁杂志 来自: 桥梁杂志 收藏 分享 邀请

【52监测网讯】3月9日,历经16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首个标准管节E2完成与首节沉管精准对接,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实现了当天浮运、当天完成安装的新突破。 ... ...

01-当天浮运当天安装!大连湾海底隧道首个标准管节顺利对接

3月9日,历经16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首个标准管节E2完成与首节沉管精准对接,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实现了当天浮运、当天完成安装的新突破。


据介绍,E2管节为标准管节,长180米,宽33.4米,高9.7米,重约6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与已经安装成功的E1管节相比,E2管节长度更长,重量更大,水箱配载更多,浮运安装难度也更高。

为确保E2管节浮运安装顺利进行,项目团队科学部署,抢抓施工窗口,春节前完成整平底层碎石铺设。节后相继组织技术研讨会、专家会、决策会、海事保障会等会议,开展基床顶层整平、二次舾装及3次沉放演练,迅速实现复工达产。


在E1管节安装经验的基础上,项目团队对压载水系统、水文气象预报保障系统、浮运导航系统、拉合系统、通讯系统和浮运指挥决策系统等进行优化升级。

9日8:58,在6艘拖轮组成的编队拖带下,沉管浮运安装专用施工船组“津安2”“津安3”和E2管节准时起航;经过1次航道转向,10:16,顺利抵达系泊区并开始管节系泊作业;17:34,沉管沉放各项准备工作就绪;23:58,E2管节与首节沉管顺利对接,比原计划提前1.5个小时。


E2管节的顺利对接,再次对“津安2”“津安3”安装船组和全漂浮碎石基床整平工艺进行了有效验证,为后续标准管节的安装积累了宝贵经验,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驶入“快车道”。(来源:腾讯新闻)

02-长沙首座钢桁架双飞燕拱桥形式过江大桥 暮坪湘江特大桥开工建设

3月9日,在湘江西岸,暮坪湘江特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其主桥结构採取钢桁架飞燕式拱桥形式,造型就像飞燕展翅。预计工程2024年初完成建设。暮坪湘江特大桥是促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项目,是连接南部片区与大王山片区的重要通道,建成后将完善长沙南部“六横八纵”的交通骨干路网格局,对于促进长株潭融城核心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暮坪湘江特大桥是S326浏阳澄潭江至宁乡沙田公路工程,也就是南横线的过江通道。大桥选址巴溪洲以南、鹅洲以北,距离黑石铺大桥直线距离约6.5公里,东起万家丽路与中意路交叉口以西约800米处,向西依次跨越京广铁路、湘江大道、湘江和潇湘大道,终点在坪塘大道以东约768米处,线路全长约4.416公里。


暮坪湘江特大桥分三段实施,分别为江中主桥及河西段、河东引桥段、涉京广铁路段,其中江中主桥及河西段主线长约1.832公里,含潇湘大道立体交叉一座,河东引桥段主线长约2.4公里。大桥为干线公路兼顾城市交通功能,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高架桥标准横断面为双向6车道,全宽28米,跨湘江主桥段增设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全宽42.5米。

暮坪湘江特大桥主拱採用坦拱,主桥结构形式为钢桁架飞燕式,它也是长沙首座採用钢桁架双飞燕拱桥形式的过江大桥。这种结构具有跨越能力大、承载能力高、自身稳定性强、造型优美等优点,符合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建设要求。大桥主桥跨径布置为70+180+180+70米,总计500米。

暮坪湘江特大桥项目总投资约27.4亿元,采用二级航道标准设计,建成后可容纳2000吨级的船舶通航。项目总工期36个月,预计2024年初完成建设。(来源:长沙晚报)

03-甘肃最长公路隧道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右线3号斜井至出口段贯通

3月9日,甘肃省最长公路隧道——全长15.2公里的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的右线3号斜井至出口段,经过1700多个日夜艰苦奋战安全贯通,标志着世界级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施工技术难题取得重大突破。

渭武高速公路是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G75)甘肃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是我国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间最为便捷的通道。木寨岭特长隧道是迄今为止甘肃公路建设史上里程最长,位居全国前列的高速公路隧道。


木寨岭特长隧道横贯漳河与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穿越多个地块交界地带,最高海拔为3252米,最大埋深约629米,隧道贯穿地层主要为炭质板岩,岩石遇风成沙、遇水变泥,地层夹有12条大断层破碎带,岩层挤压强烈,均为五级围岩,属极高地应力区。


针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及海拔高、植被少、氧气稀薄等施工作业环境,项目参建员工采取了机械开挖、大拱脚施工工艺、早强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液注浆等多种措施,对常规的一些变形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无法有效应对大变形段落的处治。经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引进了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的NPR锚索工艺,有效抑制了隧道变形,保证了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质量及安全。目前,项目施工生产管理各项节点均处于正常推进状态。

据悉,此次3号斜井至出口段3803米的贯通是木寨岭隧道4次阶段性贯通的首次,将大幅度改变洞内通风、排水、通行条件,为加快木寨岭隧道整个贯通创造良好施工环境。(来源:每日甘肃)

04-郑济高铁聊城段茌平特大桥首个连续梁混凝土浇筑完成

3月6日20时30分,经过24小时的连续奋战,聊城段首个连续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完成,为后续大规模架梁打通了便捷通道,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该连续梁位于茌平特大桥主桥126#~129#墩,全长137.5米,主跨长度56米,连续梁总重达4760吨。该连续梁位于首架方向,为本标段重点控制性工程,共分三次浇筑完成。


茌平特大桥全长37.4公里,多次上跨既有道路河流,且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质土层主要为粉土、黏土、粉砂等,地质条件较差。项目对支架基础处进行挖淤换填,浇筑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采用钢管桩+贝雷梁+盘扣结构环环相扣形成支架,仅用时15天完成搭建,有效保障支架法现浇施工。

郑济高铁(山东段)项目西起鲁豫两省省界,经聊城、德州、济南,接入济南西站,全长17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后,济南到郑州仅需90分钟左右,将结束豫、鲁两省不通直达高铁的历史,构建山东半岛地区与中原及西部地区联系的快速客运通道。目前项目各项工作均在有序进行中。(来源:齐鲁网)

05-480米!西安灞河添新“绸带”

这座跨灞河景观人行桥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核心区域,西起灞柳西路,中连灞河中央河心岛--天华岛,东至灞河东路,主线全长483.5m,是十四运城市规划建设组成部分,连接"三河一山"两岸绿道的重要纽带。增设人行桥将连通两岸慢行系统,连续灞河两岸景观廊道,完善绿道系统。


桥梁的设计灵感来自"丝路之旅",以丝路元素的创意切入桥梁设计,桥身宛若一条蔓延的绸带,将灞河两岸的景观相接,串联起周边的绿道。这座景观桥为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平面采用"丝带"状曲线衔接两岸,穿过天华岛东南侧,并设置坡道与之连接,主桥最大跨40m。目前桥梁已开工建设,计划工期4个月。(来源:西安发布)

(文章源自桥梁杂志,本文由百家号作者桥梁杂志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中国建设者助力阿根廷“百年梦想”工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亿呀~亿呀~
粉丝3 阅读286 回复0
扫码登录
扫码识别 即刻登录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