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52监测网 首页 行业资讯 监测新闻

世界跨度最大四线无砟轨道混凝土斜拉桥今惠州合龙

2021-2-1 09:09
原作者: 广州日报全媒体 来自: 大洋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52监测网讯】赣深高铁为京九高铁最南段,线路贯穿江西、广东两省的赣州、河源、惠州、东莞、深圳五市,正线全长43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每小时,计划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 ...

1月31日上午10时许,位于惠州市东江剑潭的赣深高铁东江特大桥提前顺利合龙,为赣深高铁今年底如期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赣深高铁为京九高铁最南段,线路贯穿江西、广东两省的赣州、河源、惠州、东莞、深圳五市,正线全长43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每小时,计划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它将成为广东和江西的重要交通要道,通车后赣州到深圳的车程将由7小时缩至约2小时。


赣深高铁东江特大桥全长925.74米,主跨260米,桥面宽31.2米,是赣深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四线无砟轨道混凝土斜拉桥。建成后,赣深高铁主线和与广汕客专联络线将通过东江特大桥接入惠州北站,实现两条南北、东西高铁在此相交联接。也就是说,东江特大桥上是赣深线与广汕线合进的四条线路并行铁路桥。这将是全国最宽的4线铁路桥,宽度达到了31 .2米。全桥共分为135个节段、2座主塔、20对斜拉索,梁体庞大、塔梁结构复杂、全桥线型控制要求高。其中,该桥15号块820吨的重量刷新了全国单节段桥体最重的记录。

由于剑潭东江特大桥两个主墩位于惠州市“母亲河”东江河道,为保护饮用水源,施工方高度重视施工过程控制。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了环保和施工工艺操作培训,并将环保指标纳入主体工程施工绩效考核范围。现场技术人员成立了专门的垃圾清理小组,分区定责,利用每天班前十分钟清理现场,确保施工场地干净整洁。大桥旁的惠州水质监测站检测显示,周边水域水质达到国家I类标准。

中交三航局赣深高铁7标总工程师袁伟明介绍,自2018年1月进场施工以来,为了落实环保要求和保证施工进度,建设单位广铁集团深圳工程建设指挥部和施工单位中交三航局经过精确计算和优化比选,确定了最佳施工方案,以消除施工过程中对东江水域的污染隐患。并将传统的先塔后梁施工方式更变为塔梁同步施工,进一步节省了工期。

由于桥面宽度所需混凝土浇筑方量大,因此,该工程采用了挂篮悬臂浇筑法对称浇筑施工。其施工难度在于为确保挂篮一次拼装到位,施工方需在拼装挂篮前保证地面坚硬平整无裂缝,而且要避开雨天、有风天气情况及全面检查起吊设备。在起吊过程中,需同时组织两台350吨的吊车及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全员、吊装队伍等数十人同步操作,并控制好倾斜的角度在空中转体,将16吨的主桁架片一次成功吊装在30多米高的桥墩上。每次浇筑前,施工人员还需检查天气是否符合浇筑要求,并保证桥梁左右两侧同时对称浇筑,精准控制浇筑方量在固定的偏差值内。


据介绍,剑潭东江特大桥在建设过程中获得《一种大跨径斜拉桥的主墩》《一种大跨径斜拉桥主墩支架的预压结构》《一种用于桥墩承台施工的钢套箱》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种用于桥墩承台施工的钢套箱的安装工艺》《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栈桥的搭设方法》两项发明专利。

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剑潭东江特大桥是赣深高铁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它的合龙对后期铺轨和通车提供了坚实保障。按照计划,春节期间将有65名工人实施张拉等工序,每人将发放春节补贴5000元。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秦仲阳 通讯员:惠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蔡冬庆

文章源自广州日报全媒体,本文由大洋网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桥梁大事:世界第一高山峡谷景观斜拉桥朵花特大桥首个主塔封顶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亿呀~亿呀~
粉丝3 阅读200 回复0
扫码登录
扫码识别 即刻登录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