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1月15日凌晨,经过连续5小时的混凝土浇筑,由四川铁投集团下属四川路桥承建的宜宾市盐坪坝长江大桥主桥实现合龙,通车指日可待。
原标题:全国首创!“鱼跃长江”索塔造型大桥今合龙,宜宾再添一座地标性长江桥 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 1月15日凌晨,经过连续5小时的混凝土浇筑,由四川铁投集团下属四川路桥承建的宜宾市盐坪坝长江大桥主桥实现合龙,通车指日可待。该桥索塔为全国首创“鱼跃长江”造型。不久的将来,四川长江干线主航道将再添一座过江通道,宜宾主城区长江大桥也将由单桥变双桥,通行现状大大改善。 索塔造型全国首创,智慧化监测确保了建设精度 盐坪坝长江大桥主桥合龙施工从1月9日8时开始,历经上、下游主纵梁和横梁的吊装、焊接,以及桥面板安装、湿接缝混凝土浇筑,顺利实现合龙。 “鱼跃长江”索塔造型效果图 宽阔的江面上,一座气派的大桥飞跨,犹如一道彩虹,将两岸紧密相连。这座双塔双索面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主跨长达480米,桥面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其中,南北岸主塔高约183米,相当于60层楼高,从侧面看任一座索塔,两条曲线从桥面向上延伸,在塔顶合龙并伸出一部分,形成“鱼头”,整体造型犹如一条跃出水面、向上飞腾的江鱼。 “这种鱼跃长江的索塔造型为全国首创,给建设也带来很大挑战。”四川铁投集团四川路桥宜宾市盐坪坝长江大桥项目负责人秦建均对四川在线记者说,这种特殊的造型使得索塔施工工序复杂。为此,项目部采用了世界上精度最高的TS60测量机器人,并协同科研院校进行科技攻关,让索塔建设24小时处于智能化高精度监测下,确保了桥梁每个位置的精度控制。 主桥成功合龙 60层楼高的索塔是整座大桥的主要受力支撑,为满足其受力要求,两岸主墩桩基深深“埋进”岩石,采用了旋挖桩扩孔工艺解决硬质岩层基桩的大直径旋挖技术难题,为长江中上游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2020年8月,长江上游出现50年一遇特大洪水,四次淹没大桥栈桥,盐坪坝长江大桥南岸边主跨现浇支架仍咬定根基,屹立于长江岸边,经受住了考验。 市民投票选出“全国首创”,将快捷联系长江两岸 这座大桥为何要采用“鱼跃长江”的设计?秦建均告诉四川在线记者,这一独特的造型设计,由宜宾当地市民投票选出,寓意长江和珍稀鱼类,赋予了桥梁生态保护的纪念意义。 为何造型设计要由市民投票决定?这与盐坪坝长江大桥的重要作用有关。 盐坪坝长江大桥是宜宾市盐坪坝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的4个子项目之一。该工程位于宜宾市盐坪坝组团与临港经开区之间,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13-2020)》中规划的四川长江干线主航道17座过江通道之一。 宜宾市临港经开区与叙州区仅一江之隔,往来却十分不便。在宜宾主城区,有“万里长江第一桥”之称的菜园沱长江大桥,独立撑起南岸与三江新区接近负荷的车流量,从临港经开区到叙州区,在车流平峰、道路通畅的情况下,也需约半小时车程。 盐坪坝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全长2.4公里,含立交、大桥、连接线等4个子项目,建成通车后,仅5分钟左右即可通达南北两岸,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强化主城区对临港经开区的辐射作用。 秦建均介绍,大桥主桥合龙后将进入下一阶段施工,预计今年6月30日,盐坪坝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就将全部建成通车。一座崭新的长江大桥、川江干线主航道过江通道,即将现身! 注:图片和视频由四川路桥提供 文章源自川观新闻SCOL,本文由百家号作者川观新闻SCOL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