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恩施至广元高速公路——万州新田至高峰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新田长江大桥有望于2022年6月左右建成通车。届时,三峡库区将再添一座跨江大通道。 ...
原标题:新田长江大桥创国内施工纪录 逾200吨重钢箱梁在百米江面空中接力 图为南岸钢箱梁0号节段成功荡移到位。 陈洪胜 摄 中新网重庆4月7日电 (陈洪胜 王若晴 刘相琳)碧波荡漾的长江水面上,220吨重钢箱梁在百米高空实现连续二次荡移,完成“空中接力”精准定位于桥面安装点。7日,三峡库区在建最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重庆新田长江大桥南岸1号段完成空中荡移72米、长距离施工环节,创造该项施工国内新纪录。 图为钢箱梁在江中垂直起吊。 陈洪胜 摄 全长1770米、主跨1020米的新田长江大桥,历经2年建设,从2021年4月初开始迎来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钢箱梁吊装空中“荡移”。如同“荡秋千”的施工方式手段,考验着大桥建设团队的技术创新攻关实力、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图为成功完成第一次荡移。 陈洪胜 摄 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新田长江大桥项目部副经理曾雄星介绍,新田长江大桥桥面共有57节段钢箱梁组成。依据两岸地形条件及长江水位现实因素,两岸钢箱梁各需荡移5节段,共计10节段。由于岸坡区吊装施工时水位高程较低,南岸岸坡区长达近70米,对岸坡区船舶定位及吊装施工,均带来了极高的实施难度和极大的安全风险。 图为钢箱梁第一次荡移进行中。 陈洪胜 摄 据了解,大桥南岸重达212.9吨的0号段钢箱梁,在4月3日率先进行荡移尝试。项目团队事先采用跨缆吊机从江面将钢箱梁从定位船舶上垂直起吊,由长吊索历经连续两次荡移、空中接力后,紧接采取水平牵引16米、一次平移才安全吊装就位。这种“前吊后支”法使空中荡移总跨度累计达到88米,创造了国内长距离荡移施工纪录。与以往常规岸坡区搭设落地支架施工方法相比,此次采用的创新手段,实现了荡移过程中技术精度要求和安全高度保障,节约施工成本500余万元。 图为钢箱梁第二次荡移进行中。 陈洪胜 摄 曾雄星说,10个节段钢箱梁的荡移过程,采取“先南后北、对称吊装”的原则,预计在4月底前完成全部吊装任务。届时将转入钢箱梁焊接、主缆缠丝涂装及桥面铺装工序。 图为工人对对跨缆吊机夹片进行更换。 陈洪胜 摄 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恩施至广元高速公路——万州新田至高峰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新田长江大桥有望于2022年6月左右建成通车。届时,三峡库区将再添一座跨江大通道。 【编辑:张燕玲】 (文章源自中国新闻网,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人民资讯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