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为了海拔4000米山顶14户藏族村民,克服重重困难,悬崖上筑出一条“通天路”
|
然布村东格小组建在悬崖边的通组路。文鑫 摄 “现在买东西好方便,网上随便选,买了还能快递到村上。”1月22日一大早,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洛古乡然布村东格小组村民黑绕绒姆从山上的家里出发,坐摩托车不到半小时,就来到山下的邮政网点,取回自己网购的包裹。 手机上网、网购生活用品、坐摩托车下山……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家乡享受现代生活。除了黑绕绒姆,还有东格小组的其他13户村民。 东格小组是然布村海拔最高的村民小组,住着14户藏族老乡。 以前,村民从海拔3000米的山脚,到海拔4000米的山顶,只有一条一米左右宽的小道。下山一个来回,路上就要花一整天。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许多村民一年都难得下山一趟。遇上需要修房运送木材等,靠着人拉马驮,来来回回,光运输就要耽搁大半个月时间。 新龙县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当地政府曾劝说14户村民搬迁至山脚,但因为山上天然虫草、中藏药材丰富,村民都不舍得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和牧场。 为坚决践行脱贫攻坚中“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2017年7月,然布村启动了通组公路的建设。 爬升1000米的海拔高差,7公里路程,只能沿着悬崖盘曲而行,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然布村通村路路面宽4.5米、长7227米,总投资1084万元。”新龙县交通运输局助理工程师唐世杨介绍说,“整条路有数十个急弯道,复杂险峻,可以说是新龙县最为‘陡、险、急’的山路。” 2018年4月,克服重重困难,然布村东格小组通组公路建成通车。村民从此告别人爬马驮的艰辛之路。通车一年多来,家家户户都买了摩托车,下山赶场来回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为保障路途安全,交通公路部门在危险路段设置了藏汉双语的标志标牌,路沿安保设施也正在安装中。”唐世杨介绍说,“汛期时,充分发挥村地质监测员和公益性岗位公路养护员的作用,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巡查。边坡、水沟等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报备县公路段,遇重大垮方和道路受阻时有应急抢通保障。” 随着道路的畅通,各项便民工程相继在东格小组开启。如今,东格小组的村民,有稳定用电、有安全饮水、手机也有信号,与外面世界沟通方便了。 路通后,2018年10月,村民赤称尼玛买了辆拖拉机,在家门口做起运输生意,靠着就近拉砂石等,一个月增收可达1500元。说起通路后的好处,村民白马青珠也笑着说,“下山方便,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市场行情,挖的虫草都要多卖些钱。” 2019年底,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村民嘠绒多吉家新修了间牛圈,他说,“生活方便了,家里计划着多养点牛,以前的牛圈不够用,必须再修。” (责编: 于超)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网,本文由四川日报作者游飞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4-01-05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