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专家报告分享-第47期 公路交通设施信息智能采集与管理技术创新及应用 万剑 智能交通研发中心副主任
![]() 52监测网专家报告分享-第47期 公路交通设施信息智能采集与管理技术创新及应用 万剑 智能交通研发中心副主任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总体思路 三、实践创新 内容简介 一、研究背景 背景概述 《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运用。全国公路总里程477.35万公里,公路交通设施新改建、设施管理及养护、公路路政执法面临挑战。一数多源、数据冗余。许可审批、日常巡查、养护管理中的设施信息以纸质台账为主,需提高数字化程度。 江苏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4600公里,沿线设施种类多样、数量众多。目前缺少独立、有效的手段来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精细化的管理(行政许可、执法检查、安全管理和行政决策) 技术发展 BIM、GIS、无人机、机器视觉等信息化技术已成熟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为公路交 通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体目标 数字化——构建独立、完整的公路(高速)沿线设施数据库,对沿线设 施进行梳理和数字化管理 可视化——实现沿线设施的地理信息、业务信息、模型构件信息的可视化 (所见即所得),为设施管理提供依据 协同化——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及移动应用,有效支撑路政、 路网管理、道路运输监督检查等业务 二、总体思路 基本原则 【经济、实效】经济、高效、准确、可维护性强 【专业、适用】专业化,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推广效益 【精细、可视】支持多尺度直观、精确、多维度、数据关联化的展示 技术路径 数据规划、制定标准 采集数据、建库入库 一、与路政管理、养护管理、执法管理、公路基础信息管理等 业务系统关联,补充数据 二、收集台账资料、设计图纸、竣工资料,根据采集要求生成 可导入的电子数据 三、采用无人机、视频采集车等技术手段采集公路设施数据 四、利用人工巡查,实现公路交通设施的漏点补传、设施更新, 证据上传 数据分析、综合展示 各显示技术方案比选 BIM+GIS融合技术 BIM与GIS模型数据、设施管理业务数据的共享存储 BIM与GIS异构数据交互操作与集成融合坐标匹配 BIM+GIS可视化管理平台服务,采用LOD结构和实例化技术实现高效稳定的渲染效果 实现实景漫游图、平面地图、GIS+BIM三维图“三图一体化”的分析显示 三、实践创新 数据整合与分析技术 坐标转换算法、几何化简算法、空间索引算法、空间数据存储、图像瓦片显示 多尺寸多维度信息展示技术 后续研究方向及计划 交通部《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中将基础设施数字化作为 智慧公路试点的重点方向,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研究公路交通设施信息化与业务应用的规则和思维,挖掘行业数据隐藏的价值,构建 基础设施与公路建、管、养关系,形成公路知识图谱。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