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极目新闻: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建设“三个体系”,去年成功抗御1321条河流洪水
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 赵贝 3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答记者问时介绍,水利部积极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去年成功抗御1321条河流洪水。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我国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李国英介绍,水利部锚定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目标,积极推进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防御工作体系“三个体系”建设,在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由“三个要件”组成。“第一个要件”是水库,其目的在于增强对洪水的主动调控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水库94877座,防洪库容达1856亿立方米。“第二个要件”是河道及堤防,其目的在于增强河道的泄洪或排洪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河道堤防32.5万公里。“第三个要件”是蓄滞洪区,其目的在于分蓄超出了河道泄洪能力的那部分洪水。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设98处国家蓄滞洪区,分蓄洪容积达到1090亿立方米。 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由“三道防线”组成。“第一道防线”是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负责监测预报“云中雨”。“第二道防线”是雨量站网,负责监测预报“落地雨”。“第三道防线”是水文站网,负责监测预报“河中水”。“三道防线”层层递进、联动发力,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和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为防洪调度提供雨水情情报支持。 防御工作体系由“三项机制”组成。“第一项机制”是责任落实。锚定防洪对象和防御工作的关键环节,将责任分解落实到最小单元,让各级责任人都明责、守责、尽责。“第二项机制”是决策支持。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在数字流场中提前推演洪水的风险影响和防洪工程体系运用方案。“第三项机制”是调度指挥。明确各级水利部门防洪决策制定、防洪指令发布、防洪指令执行等工作程序,保障防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李国英介绍,这“三个体系”,在去年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汛期,全国有1321条河流发生洪水,水利部门提前发布洪水预警4303次,发出各类调度指令3.01万道,全国有6929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防洪调度运用、拦蓄洪水1471亿立方米,减淹城镇2330个(次),减淹耕地1687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115万人(次),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 “总体上看,我国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在逐步提升,但极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重发的态势没有变。因此,保障防洪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李国英说,下一步,水利部将坚持不懈地做好江河湖泊的治理,同时对“三个体系”的建设继续加力,加快推进国家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文章源自极目新闻、水利部官网,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