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52监测网 首页 行业资讯 监测新闻

坚持底线思维 推动超大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

2024-6-4 09:48
原作者: 中国交通新闻网 来自: 中国交通新闻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52监测网讯】坚持底线思维 推动超大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超大城市地面公共交通承载着服务群众出行、彰显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社会责任,呈现载客量大、运行密度高、运营时间长、行车环境复杂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易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推动超大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切实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运行水平,增强群众出行安全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筑牢安全防线 增强全周期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地面公共交通安全工作,守牢安全底线。

着眼超大城市特点,统筹发展与安全,牢固树立全周期安全管理理念,深入研究地面公共交通安全规律特点,全周期统筹、全过程管理,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显性风险、潜在风险以及可能诱发风险综合研判,紧盯安全管理弱项短板,找准安全风险点和监管痛点难点,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强化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努力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突出问题导向 构建全链条安全闭环管理模式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重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就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正确解决地面公共交通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

建立地面公共交通全链条安全管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排查治理重大安全隐患。盯“人员”,密切关注驾驶员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和关心关爱,确保驾驶员有充沛体力和良好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盯“设备”,强化车辆维修保养和检验检测,加强质量监督,落实管理责任,确保车辆安全运行。盯“环境”,加强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监测,严防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危及行车安全。盯“管理”,用首善标准守住地面公共交通安全底线,完善权力责任清单,明晰“统与分”“防与救”责任链条,压实领导责任、属地责任、行业责任和企业责任。

深化共治理念 搭建全要素安全管理融合体系

人民交通为人民,人民交通人民建。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安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共建共治理念,强化“一盘棋”思想,推进城市地面公共交通融合发展。

提升车辆生产制造标准,突出从车辆设计、制造到安全运营全过程的规范要求,从源头消除安全质量隐患。完善地面公共交通安全风险评估论证机制,建设安全生产诚信体系,探索安全生产审计机制,提升安全监管效能。畅通企业与生产厂家和外包维修方安全沟通机制,加强与整车厂技术交接,打通后端维保领域与前端制造领域工作断点。将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安责险投保、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列入安全管理范畴,推动地面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转型。依托12345热线电话,深化“接诉即办”服务理念,架起地面公共交通服务人民连心桥。

创新科技赋能 提升全方位安全管理智慧水平

科技兴安是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推进地面公共交通安全管理从经验向“大数据+经验”并重转型。

驾驶员是车辆安全运营的关键,要深入开展驾驶员隐性安全风险评估,采集驾驶员健康情况、家庭状况、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数据,分析评估驾驶员状态,及时干预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负面情绪,降低“人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风险。专业化精准排查车辆安全风险,配备内窥镜、测温仪、红外成像仪、短路断路寻线器等设备,不断提升密封部位检查能力。构建地面公共交通智能视频监控报警信息系统,“车辆一动、全程监控”,真正当好安全管理“明白人”,实现地面公共交通安全监管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迭代升级。

重在统筹协同 强化全时域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进地面公共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基于情景构建分析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双盲”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优化安全应急力量建设,探索运营单位与线路沿线应急救援队伍搭建自组网报警系统,自动获取事故车辆位置以便第一时间救援。着眼公众安全应急意识和能力提升,开展安全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挖掘经验、选树典型,切实增强地面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影响力和公信力。注重提升突发事件公共沟通能力,主动出击、主动负责,关注第一现场、关注舆论导向,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文章源自中国交通新闻网本文由交通运输部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亿呀~亿呀~
粉丝3 阅读255 回复0
上一篇:
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京召开发布时间:2024-06-04
下一篇:
广东构建低空智慧物流体系发布时间:2024-06-04
扫码登录
扫码识别 即刻登录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