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七十吨箱梁在这儿“蒸桑拿
在湖北武(汉)天(门)高速公路智慧梁厂,70吨巨梁在24条流水线上行进自如,焊接、浇筑、拆模等工序均由智能设备完成,随后进入智能蒸养的空调房里享受“桑拿”,全过程只需几个人操作。5月21日,参加深度推进湖北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现场会的代表,走进湖北最大的智慧梁厂,感受科技创新赋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 武天高速公路天门段全长80公里,双向6车道,全线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天门至武汉将实现1小时直达。由于地处江汉平原,武天高速公路软地基多,天门西段、东段桥梁占比分别达到73.1%、71.9%,制梁任务艰巨。 走进智慧梁厂60米长的钢筋加工区,智能数控弯箍设备将钢材拉出各种造型,在钢筋加工安装一体化设备及信息化系统加持下,最终实现钢筋加工、配送、安装自动化。“以前模板都靠人工搬运,劳神费力,现在移动台座能够自动行走。”湖北交投建设集团项目经理杨建波说,安装在移动台座中的位移传感器,能够实现每道工序数据的自动采集。同时,横移小车采用了多轮组跨轨技术,并安装智能感知系统,遇到障碍物时可以准确避让。 混凝土浇筑是制梁的关键,智慧梁厂采用智能鱼雷罐加智能布料机一键运输布料的方式。白色鱼雷罐从环形轨道驶来,将3立方米的混凝土倒入黄色智能布料机内,随后混凝土倾泻而下,倒入模具中进行振捣,直至被均匀熨平。据介绍,控制模板上共有52个智能变频振捣器,能自动记录模板的开合时间,智能选择振动的时序、强度,将制梁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在智慧梁厂,一字排开的10个白色集装箱是智能“桑拿”室,重达70吨的箱梁进入蒸养室,升温、恒温、降温以及恒温恒湿养护共计24小时。“温度升至45摄氏度,每小时上升不超过10摄氏度,恒温保持8小时,均由系统自动控制。”杨建波介绍。 目前,武天高速公路智慧梁厂制一片梁的时间由10天缩短至3天,每天能生产24片箱梁,效率提高2至3倍。“湖北高速公路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大幅提高工效和产品质量。”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姜友生说。 (文章源自中国交通新闻网,本文由交通运输部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