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利川“9·20”高源隧道出口滑坡避险案例入选2023年全国地质灾害 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
恩施日报讯 (通讯员田茂清)5月11日,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利川“9·20”高源隧道出口滑坡避险案例成功入选。 2023年9月20日17时45分,因持续降雨影响,利川市沙溪乡繁荣村十八组、二十二组峡马洞区域发生了山体垮塌和滑坡,导致约24亩山林受损,高源隧道出口被掩埋,河道半堵塞。幸运的是,由于当地有关部门在收到气象风险预警后,迅速行动,督促利咸三标的两个工区全面停工,并成功组织全部施工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本次滑坡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利川市位于鄂西南山地,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地区。2023年9月19日,利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收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后,立即要求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加强巡查、排查和监测预警工作,并严格按照“八个应转尽转”的原则,及时转移危险区的群众。 在9月20日16时57分,利川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利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迅速响应,要求沙溪国土资源所敦促利咸三标的两个工区立即停工,并将人员、设备转移至安全区域。17时45分,高源隧道出口处发生了山体滑坡。 本次成功避险得益于气象和地质灾害预警工作覆盖完善,同时也得益于省、州、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在收到预警信息后, 迅速启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八个应转尽转”的实用性得到彰显。 山区交通运输、水利水电等建设工程,多远离居民生活区,甚至在深山高山区,易受局地降雨影响,加之工程活动扰动,地质灾害风险突出。建设工程具有动态性,地方政府常态防灾预案难以周全考虑,往往成为风险防控的盲点弱区。该案例也提醒大家,自然资源部门应加强建设工程风险管控,及时发布预警。建设工程单位作为防灾责任主体,应将地质灾害列入安全隐患,落实监测防控措施,严格落实防控责任。 (文章源自恩施日报,本文由恩施新闻网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