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一键操作、实时监测!自动降水系统解决基坑施工难题
天色渐暗,工地上褪去了白日的喧闹,一阵急促的‘嗡’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三号观测井异常,请及时察看!”只见技术员张敏不慌不忙拿起手机,一键开启水泵,倏忽之间,水位指数便降了下来。 “一点一触便能开始降水,真是省时省力又省钱!”张敏不禁感叹。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临沂国际会展中心三号馆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6万平方米,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超10万平方米。“在如此大面积的基坑内施工,处理好渗透的地下水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保障现场80余台水泵日夜运转。”在生产会上,项目负责人姜帅强调。 按基坑降水常规工艺,一般由工人实时监测水位,一旦超过控制线,便开启水泵排水,待下降至控制线后再关闭水泵。“一旦监测不及时,极易造成设备损害,影响施工进度。人工监测还容易出现信息延误,哪怕只晚几分钟,都会给项目基坑造成不利影响。”想到这些,设备管理部部长宋耀辉不禁摇头。 经过与创新团队的头脑风暴,宋耀辉设计出一台自动降水系统,在观测井下安置水位监测仪。当水位高于上限时,仪器便利用交流接触器开启水泵实现降水,水位下降则关闭水泵。 “这下总算是克服监测问题了吧。”随后,宋耀辉选中几台水泵作为试验点,但问题接踵而至。 “仪器确实能为我们省不少力气,但不能直观展示地下水位和降水量等相关数据,如果有更便捷的方法就好了。”技术主办陈传顺忍不住道出了苦恼。原来,技术员要实时记录降水井运转情况,以此计算施工成本,同时察看降水量是否异常,预防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新系统虽然解决了现场受降水影响的问题,但雨水处理成本高的难题依然如鲠在喉。 “有了!我们在喷淋系统上使用的物联网,是否也能应用到降水处理系统内?”看着项目周围时动时歇的喷淋系统,宋耀辉又想到新点子。几天后,一台全新的降水处理系统成功“亮相”。 “我们将一台网络控制器安装在降水处理系统中,监测仪会将水位升降信号通过网络控制器传递到用户端,水位突破上限时发出手动开启水泵的提示,同时又能形成监测记录。我们将这些功能都整合进微信小程序中,岂不是一举多得!”施工会议上,看着宋耀辉手里小小的控制器,简单的几个按钮下去电脑屏幕上竟显示出全面、实时的监测数据,同事们都瞪大了眼睛,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套自动监控系统可真是深埋在地下的‘千里眼’,我们的智能化施工水平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望着手机中平稳的水位监控数据,宋耀辉信心满满,开始谋划起下一项创新工艺。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白晓 通讯员 胡帅峰) (文章源自大众日报,本文由大众日报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