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第六届全国边坡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新技术高峰论坛
第六届全国边坡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新技术高峰论坛 各有关单位: 边坡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铁路、矿山、水利、市政等部门都涉及到大量的边坡问题,且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因特殊的地形和地质环境导致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高陡边坡和滑坡问题。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因气象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明显增多,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我国的生态坏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号召,保护和修复脆弱的生态环境,提高边坡工程防治能力与理论研究水平,交流探讨最新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自2018年起,由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等联合发起的“全国边坡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新技术高峰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行业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第六届全国边坡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新技术高峰论坛”将于2024年4月27日-30日在贵阳召开。请各单位选派相关代表积极参加会议。 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形式 联合主办: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贵州省公路学会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广西公路学会 四川省公路学会 重庆市公路学会 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云南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区道路工程与防灾减灾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韧性减灾与应急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交路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水利水电技术》期刊编辑部 二、论坛主题 绿色、智慧、可持续的边坡工程技术创新与实践 三、参会人员 1、拟邀请专家及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科学院 何满潮 院 士 中国工程院 郑健龙 院 士 中国科学院 彭建兵 院 士 中国工程院 殷跃平 院 士 中国工程院 周创兵 院 士 中国工程院 何 川 院 士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李 华 副会长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张劲泉 院 长 成都理工大学 许 强 教 授 中国地质大学 唐辉明 教 授 绍兴文理学院 伍法权 教 授 同济大学 汪发武 教 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汪小刚 副院长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 牛开民 主 任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邵社刚 主 任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蒲黔辉 院 长 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朱代强 常务副理事长 贵州省公路学会 龙万学 秘书长 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陈再谦 秘书长 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徐志纬 顾问秘书长 广西公路学会 李日昌 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何思明 主 任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清波 副总经理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文连 副总经理 西北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徐张建 总工程师 中铁二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蒋良文 副总工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公司 张玉芳 研究员 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庄卫林 教 授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杨 健 总 工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廖小平 副总工 三峡大学 许文年 教 授 西南交通大学 余志祥 教 授 西南交通大学 胡卸文 教 授 四川城乡发展工程设计公司 成永刚 总 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吴 钢 研究员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黄 帅 研究员 2、行业代表 交通、住建、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政等政府主管部门;相关领域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运维及管理单位;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参与边坡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的相关单位。 3、论文作者 被选入会议专刊或到会交流的论文作者。 4、新闻媒体代表等 四、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4年 4月27-30日 会议地点:贵阳(世纪金源大饭店) 五、论坛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 1、边坡工程勘察与设计新技术; 2、边坡工程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 3、边坡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 4、边坡监测与预警新技术; 5、边滑坡防治技术与对策; 6、边坡生态修复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7、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 8、高、陡边坡工程支护及加固新技术; 9、震后边坡防控技术; 10、边坡养护与管理; 11、矿山边坡治理与生态修复新技术; 12、BIM技术在边坡工程的应用; 13、边坡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六、会议形式 1、邀请主办单位领导、地方政府及协办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特邀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和主旨学术报告。 3、组织专场研讨交流,并安排工程项目实地考察。 4、项目对接:协助企业与地方工程业主面对面交流、促进项目合作(需审核通过方可参加)。 5、邀请国内外先进技术(产品)持有单位采用现场演讲、实物展示、图片展览、多媒体展播、会刊等形式对推介产品进行介绍和宣传。 6、协助并促进企业与相关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需审核通过方可参加)。 七、日程安排 八、论坛专刊(论文集) 1、专刊以学术论文为主,收录优秀科技成果、发布技术项目信息,展示地方工程建设成果。 2、论文请使用word文档,字数一般不超6000字,内容需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推荐刊物发表的优秀论文要求未曾发表,请勿一稿多投。 3、投稿请于2024年4月12日前发送电子文档至cwrrcw@126.com邮箱,并附上作者详细简介和联系方式,以便于及时和作者联系。 九、会议费用 1、注册费:2200 元/人(含餐费、专家费、场地费、资料费、项目考察费)。 2、食宿统一安排,住宿费自理。 十、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 军 手机号:15210071872 电话兼传真:010-63555882 Email :611111173@qq.com ![]() |
2025-07-30
2025-07-30
2025-07-24
2025-07-24
2025-07-2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