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柳州“交通CT”为城市交通提供7*24小时“健康监测”
95%的城区道路覆盖率、32个市区重点路口、7*24小时全时监测,配备路网拥堵感知、拥堵告警、拥堵分析、路口通行监测、路口异常监测、出行规律分析、路网优化分析等诸多功能——智慧交通建设正在广西柳州诸多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CT扫描、健康诊断”作用。 技术创新 建设智慧交通 “潭中东路又产生拥堵告警了!”监控指挥中心系统又推送了潭中东路的拥堵告警信息,值班民警立即调取现场监控查看周边道路情况,调派路面民警前去疏导保障,同时指导信号配时小组手动介入配时调整。近期,该路段频繁发生告警,交警支队组织业务专家利用系统对潭中东路进行 “会诊”,查看潭中东路的历史详细监测参数,对拥堵的过程进行回放,对拥堵的高发时段进行分析,对拥堵的起始和消散进行研判并实际调查,最终形成拥堵“诊治”方案,并开始进行微改造。 近年来,为提升交通管理者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感知、分析、调控、评估的技术手段,柳州交警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同时借助市里资源大力推进多源多维数据融合。在交通态势感知方面,通过整合多源交通数据,创新性应用新能源车和车联网数据,努力构建全域、全量、全时的城市交通感知体系,推动交通拥堵感知与治理的变革与创新,赋能新时代智慧警务实战。在拥堵治理上不断通过“小切口”来撬动“大成效”,实施“微改造”,引领“精提升”,为市民出行营造更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对此,指挥处警大队副大队长龙海勇讲到“智慧交通创新性的应用了新能源车和车联网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交通管理的数据源。就像人生病去医院拍CT一样,智慧交通可以让我们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溯源,帮助我们快速发现城市交通中的问题”。 建立机制 赋能警务实战 在监控指挥中心,有负责接收警情的同志、有负责跟进拥堵告警的同志、有负责调控信号配时的同志、有负责各辖区路面执勤的同志、也有负责对公众交通开展诱导的同志。随着高峰期的接近,各个小组的民警辅警开始陆续有条不紊地忙碌了起来。 这是柳州交警在保障高峰期道路交通畅通和安全的一幕,也是柳州交警创新的拥堵治理技战法之一。利用智慧交通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分析、及时干预,通过信号配时、调派路面警力等措施来缓解拥堵程度、缩短拥堵时长,同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在过去,柳州只有传统的拥堵感知方式,如今智慧交通的上线让柳州能够针对市区95%的道路交通态势进行7*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感知,做到主动发现、及时发现,这不仅释放了一部分警力去开展其他道路交通保障工作,也进一步降低了交通警情数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为了进一步发挥智慧交通的效益,柳州交警创新性的形成两种技战法:一是临时缓解。主要应对事故、重大活动等导致的突发性拥堵,也可应用于治理初期,尚未形成足够数据积累的情况下。二是根本治理。主要应对常发性拥堵,如通勤高峰期拥堵。 今年以来,共支撑疏堵保畅专项工作小组开展道路交通组织优化31次,其中路口优化27次,路段4次。截至目前,柳州市城市道路高峰拥堵里程下降10%、拥堵时长下降4%,总体通行延误有所降低,通行效率获得大幅提升。 面向实战 拓宽应用领域 “保畅通、压事故,让老百姓出行更顺利更安全是我们道路交通管理的主要目标,智慧交通的建设不仅在我们疏堵保畅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我们事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科技科科长吴宏捷说到。 在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各地都在发展智慧交通,对于柳州而言,依靠现有的数据远远达不到想要的目标。为保障智慧项目建设成效,支队信息化分管领导韦永勇多次组织支队业务骨干专家开展会商研讨,并积极前往大数据、工信、交通等部门进行对接讨论,同时多聚并措推进与汽车生产企业的政企合作,补充接入新能源车数据。截至目前,柳州市智慧交通已经积累了1600亿的数据量。 围绕事故防控,柳州交警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一方面利用智慧交通对全市道路的急刹车点位进行了全面扫描,结合扫描结果叠加历史事故数据,并进行实地勘察调研,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排查道路安全隐患,降低出行风险;另一方面利用智慧交通对全市道路的高速行驶路段进行全方位扫描,以此来开展警务排班和超速执法等专项执法工作,从而达到事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文章源自柳州交警,本文由柳州交警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