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记者从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获悉,近日,宁波市域铁路象山线城泗塘隧道、拾亩地村隧道两座山岭隧道相继贯通,为全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11月1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甬轨君 记者 王凯艺)记者从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获悉,近日,宁波市域铁路象山线城泗塘隧道、拾亩地村隧道两座山岭隧道相继贯通,为全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根据线路规划,象山线连接宁波主城区与象山县,全长61.45公里。全线除了要跨越象山港海域外,还需穿越18座大小山岭,山岭隧道长度达22.4公里,占线路全长近三分之一。目前,象山线18座山岭隧道中,已有13座进场施工;10座车站累计开工建设7座,4座车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象山港跨海大桥正在进行深水区引桥钻孔桩、钢吊箱、承台及墩柱施工。 据介绍,不同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盾构施工,山岭隧道施工面临地质水文、洞口周边条件复杂多变等难点,爆破作业风险高,防水、防裂、防塌都是施工重点,且沿线公路、高压线塔众多,施工掘进可谓“披荆斩棘”。 其中的城泗塘隧道位于鄞州区塘溪镇,全长345米,最大埋深33.5米,是全线贯通的首座山岭隧道。虽然长度不长,但施工难度不小,洞身约有35米浅埋段,该浅埋段岩体较破碎,施工时,存在拱顶掉块、地表下沉、坍塌冒顶等风险。为有效推进施工进度,突破浅埋、偏压难题,宁波轨道交通通过多次隧道施工方案专家评审会、技术交流会等形式,针对性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加强地表沉降观测和洞内超前支护,加固洞口边仰坡防护,安全、快速地通过浅埋段,比计划贯通时间提前2个月。 10月28日,拾亩地村隧道也迎来贯通,该隧道位于象山县铁拾村附近,全长396.5米。顺利贯通的背后离不开信息化加持,在掘进过程中,项目人员利用数字一体化平台,综合多个安全管理系统,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及监控量测情况,确保对前方围岩情况的准确研判从而选用合理的开挖方法及支护参数,有效保障施工安全。 (文章源自浙江在线,本文由浙江在线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