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建议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在夜间,利用上海高速磁浮线开展时速500公里以下的高速性能实验,并统筹推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商业运用线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在2023年 ...
“建议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在夜间,利用上海高速磁浮线开展时速500公里以下的高速性能实验,并统筹推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商业运用线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做出上述建议。 在孙永才提交的《关于加快推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和运用的提案》中,他强调,为加快推进产业链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抢占世界技术制高点,增强全球话语权,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战略,迫切需要对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进行高速性能验证和商业化运用。 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的问题,孙永才带来了《关于制定轨道交通系统互联互通标准的提案》。他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和企业,研究制定不同模式轨道交通建设、设施与系统的互联互通标准,提升各类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交通整体运营效能,实现便捷交通、智能交通和“零换乘”。他建议国家相关部委研究制定不同模式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术的互联互通标准和轨道车辆制式的标准体系,实现智能交通、绿色交通、智慧出行。 谈到中国中车未来的新动作,孙永才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围绕国家战略及市场需求,中国中车正在推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时速400公里新一代“复兴号”动车组、川藏铁路装备、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等智能化、绿色化产品研制。 孙永才对《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近年来,中国中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有效支撑中国中车持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构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谱系,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其中,高速动车组已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典范。 “后疫情时代,我们将围绕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产品的升级换代,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孙永才说。 2019年5月23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下线,2020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试验线上试跑,试车时速未超过50公里,属于低速运行,后经过系统优化确定最终技术方案,于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统并开始了6个月的联调联试。 2021年7月,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中车四方方面称,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详见中国经营网2021年7月20日报道《中车时速600公里磁浮样车下线 磁浮技术百家争鸣路在何方?》)。 不过,因试验线项目建设缓慢,该车达速实验计划不断延后。中国中车曾计划2022年完成对该样车的高速考核,目前这个时间表已经延后至2025年前(详见中国经营网2021年9月30日报道《中车丁叁叁:600公里磁浮系统常导技术最成熟 希望尽快达速实验》)。 (文章源自中国经营网,本文由轨道世界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