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2月9日,随着红色幕布缓缓摘落,林鸣院士工作室在中交二航局揭牌成立,未来这里将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为更多世界级桥梁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9日讯(记者龚萍 通讯员陈嘉伦) 2月9日,随着红色幕布缓缓摘落,林鸣院士工作室在中交二航局揭牌成立,宣告着中国工程院院士、桥隧领域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中交集团首席科学家——林鸣首个院士工作室在汉正式投入运行,未来这里将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为更多世界级桥梁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 林鸣院士工作室揭牌。 通讯员供图 目前,中交二航局已形成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平台为重要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与林鸣院士工作室“提升交通工程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打造高层次创新平台”的目标交叉融合,形成合力;企业“人才强企”“人才是第一资源”等理念,正好契合林鸣院士工作室提出“吸引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攻关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建设目标。 林鸣院士在工作室揭牌现场发言。通讯员供图 众所周知,世界十大跨海大桥、十大悬索桥、十大斜拉桥均有一半以上出自二航人之手。眼下,中交二航局正在同时建造7座“世界第一桥”、10座跨长江大桥、6座跨度超1500米大桥,这些超级工程成为展示国家实力、培育先进科技的最好舞台。 林鸣认为,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需要发挥中交二航局“建桥梦之队”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他们也有这个实力。” 世界级桥梁需要世界级的科学技术支撑。作为中交集团桥梁现代产业链链长单位,中交二航局承接中交集团首个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一期)项目,同步开展桥梁建造场景多源异构数据高效融合理论与方法、桥梁建造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等4个国家级项目课题研究,为国家桥梁工业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而林鸣院士工作室远海浅覆水桥梁基础、超大型海上施工装备等研究课题,也将成为中国超大跨径桥梁以及远海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补充。 林鸣和中交二航局的渊源颇深。1981年,林鸣进入二航局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建设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江苏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等一批世界级的超级桥梁工程。尤其令国人引以为豪的港珠澳大桥,林鸣带领中国交建岛隧建设团队攻破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的工程难题,将国外同行眼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文章源自长江日报,本文由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