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第163期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 52监测网专家报告分享-第163期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黄清飞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结构方案比选 三、关键技术创新 四、意义与展望 内容介绍 一、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 • 十三五国家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点名要求加快建设的目前唯一在建项目;对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现有显著意义。(注:该报告为2020年汇报内容) 工程规模 • “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超大型复杂跨海集群工程,综合技术难度高; • 项目路线全长23.977km,隧道长度6845m,设置互通立交四处,含深圳机场全地下互通; 技术标准 隧道总体布置 管节横断面构造 二、结构方案比选 为什么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如何应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 既有类似工程为什么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场地狭小、无干坞用地、便于浮态浇筑! 深中通道为什么要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 (★ 规范下载:http://bbs.52jiance.cn/thread-39025-1-1.html) 三、关键技术创新 如何应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更合理、更科学——创新既有成果,站在巨人肩膀上——继承既有成果 关键技术创新——消化吸收既有成果 • 内外面板+横、纵隔板——抗弯压、斜截面抗剪、形成隔舱; • 纵向角钢——抗剪连接件,保证混凝土与面板的有效结合; • 纵向角钢+横向扁钢——增强内外面板施工期刚度; • 1个浇注孔+4~8个排气孔——合理配置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关键技术创新——深入审视既有成果 巨人的肩膀是否完全坚实平坦有力? • 计算方法考虑稍理想:未考虑浇筑缺陷脱空影响,未考虑混凝土抗剪作用; • 设计理论适用范围溢出:可适当钢板最大厚度25mm; • 规范体系不适用:分项系数、强度取值、计算模型均有差异; • 细部构造还有优化空间:板肋形式、节点方案、板肋组合方案可优化; 关键技术创新——创新既有成果 ◆ 机理试验及设计理论创新 • 连接件抗剪性能及设计理论; • 抗弯性能及设计理论; • 斜截面抗剪性能及设计理论; 机理试验及设计理论创新——抗剪连接件 ◆ 角钢作为抗剪连接是既有案例的重要特征——角钢和T型钢的性能差异、脱空定量影响是我们研究的目标 • 角钢和T型钢尺寸:L80、L150、L180、L200; • 型材厚度:8mm、10mm、12mm; • 脱空高度:10mm、20mm; • 腹板开孔:开孔率0、20%; • 加载方向:正向、反向; • 混凝土受力状态:受压、受拉; 机理试验及设计理论创新——抗弯性能及设计理论 机理试验及设计理论创新——抗剪性能及设计理论 结构构造创新——模型试验 ◆ 试验目的 • 钢壳构造优化; • 钢壳制作工艺优化; •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验证; • 浇筑参数、工艺优化; ◆ 试验设计 • 足尺模型; • 单隔舱模型; 结构构造创新——构造优化 钢壳制造加工创新——智能制造生产线 管节预制创新——智慧工地智能化浇筑 混凝土质量缺陷检测手段创新——无损检测新技术 四、意义与展望 意义:深中通道为国内组合结构大跨步夯实了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 展望一: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将迅速向常规市政沉管隧道工程渗透! 展望二: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将显著拓宽大跨、大荷载结构适用范围! 展望三: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必将对我国基础建设发挥显著推动作用!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黄清飞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注:本内容仅供个人研学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