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第159期 设计与BIM的融合
![]() 52监测网专家报告分享-第159期 《设计与BIM的融合(轨道交通车站管综及室外管迁应用实践)》 王晓丹 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 目录 一、BIM管理模式的探讨 二、轨道交通车站管综BIM设计实践 三、轨道交通室外管迁BIM实践 四、展望 内容介绍 一、BIM管理模式探讨 车站综合管线设计现状 车站综合管线设计+BIM的几种模式 • 业主的需求:管线安装美观、合规;管线安装满足使用、维修空间需要;管线安装满足工期需要; • 设计师的需求:减少修改工作量;减少绘图工作量;便于检查、会签; • 施工单位的需求:减少现场返工工作量;便于施工安装;便于识图; 二、轨道交通车站管综BIM设计实践 轨道交通车站管综BIM设计实践 ◇ 设计标准+模型标准(外部流程+内部流程): • 分阶段建模,模型逐级深入 • 设计成果展示 车站机房深化-环控机房 • 出图插件(解决CAD图面问题) • 净高分析插件(解决CAD净高提资问题) 轨道交通车站管综BIM设计实践——附加价值 ◇ 直接采用BIM模型进行调整设计,所见即所得; ◇ 利用平台进行审查 三、轨道交通室外管迁BIM实践 轨道交通室外管迁BIM实践 • 搭建现状管线模型,辅助管迁方案设计 利用BIM模型,实现对现状地下管线的信息分类,为之后的管迁方案设计提供直观的三维模型,辅助管迁方案设计。 • 搭建管迁方案模型,深化方案 在现状管线BIM模型的基础上,搭建管迁方案模型,检查管线的碰撞,合理优化管迁路由,并提供管线高程的优化建议,深化管迁方案。 • 搭建管迁竣工模型,永久存档 利用BIM模型三维可视化及属性信息的存储,在现场管迁竣工后,通过竣工测量资料搭建BIM管迁竣工模型,作为永久存档资料,可以为运维及今后的线路开展提供准确的管线信息; 管线迁改BIM应用流程 管线迁改BIM应用成果 优化管线迁改方案,出具问题报告、管线迁改三维总图、复杂三维节点图及给水管迁图。 四、展望 (尚存在的问题)模型中二三维信息关联,剖面与平面信息关联,有效保证了图纸中信息的一致性。但模型导出图纸提资后信息中断,正在探索建立中间数据库同时能驱动三维及二维信息的修改; 在数据标准化的前提下,信息化平台可作为一个有效手段进行数据查询、归类、统计等。还在探索信息化平台与各管控流程的融合、数据在各流程的传递规则。 正向设计的目的不仅要“好”,也要解决“快”。 《设计与BIM的融合(轨道交通车站管综及室外管迁应用实践)》 王晓丹 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 注:本内容仅供个人研学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