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上海临港:数字孪生大桥装上“智慧大脑”!“聪明车”开上“智慧路”
当“聪明车”开上“智慧路”,遇到意外时能自主脱险;当高速公路智能发卡系统代替人工,还能正确判别车型;当数字孪生赋能杨浦大桥智慧监管,提升设施管养的精细化水平……这些数字化、智慧化场景应用已逐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崭露头角。 “最强大脑”指引“聪明车” 在临港新片区内,一辆“萌萌”的无人驾驶小巴在几座塔楼之间穿梭摆渡,车内没有方向盘、油门、刹车,当它遇到转弯、红绿灯,以及行人突然闯入、车辆交汇时,都会自动作出相应的操作。 “聪明”的小巴,靠的是“幻境”远程自动驾驶系统。据介绍,AI赋能车辆进行远程决策、控制、自动规划,更高效也更安全。 无人驾驶小巴↑ 不仅有“智慧车”,这里还有“智慧路”——部门园区道路已铺上车路协同交通控制机、智能信号灯、雷视检测器、智能充电站、智慧综合杆等智能化设施,车路协同系统云平台作为“最强大脑”,三者共同打造一体化车路协同出行模式。 据了解,车路协同的本质是车、路、网、云联动和协同进化,基于5G通信、云边协同、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间实时动态交互,构建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数字交通体系。未来,研发公司还将携手推进AI+数字底座升级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 智能发卡系统推动智慧高速新尝试 自去年以来,本市G40长兴岛收费站、G1503沪崇收费站等多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启用了一套智能发卡系统,以先进的高科技设备来替代传统人工发卡,使道口通行更高效,提高了用户体验度。车辆驶入该车道后,驾驶人员根据文字标识及语音提示将车辆停稳,智能发卡系统会将车辆通行信息写入通行卡,并通过机械手臂智能递卡至驾驶员车窗位置。 智能发卡系统具有高精准、高效率、全兼容、全监控的特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使汽车侧面车窗智能识别率达到99%以上,实现5s内高节拍全自动发卡;AI智能可自动区分车型,发卡兼容大、中、小及微型车;还能全方位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优化设备,确保系统超长时间无故障运行。 高速公路收费站引导图↑ 现场使用图↑ 数字孪生赋能杨浦大桥智慧监管 作为“云路中心”数字孪生示范项目,杨浦大桥先行先试,用数字孪生赋能智慧监管,提升道路运输治理现代化水平。 杨浦大桥是跨越黄浦江的交通主干道,1993年通车运行至今已28年,是道路运输监管的重点路段。随着智能感知等新技术的进步,道路管养部门运用新一代数字孪生技术为设施数字化创新应用赋能,保障桥梁运行安全,实现“观、管、防”的立体融合管控。 全桥布设了17类1100多个结构安全数据感知点,实时监测风速、风向、温度、大地震动等环境数据。实现依托交通实时感知体系的交通运行孪生。为掌握大桥交通数字体征,全桥共设置交通感知设备约10类200套,包括视频监控、动态称重、气象、车流量检测及边缘计算分析等设备,实时掌握桥面车辆运行实况并自动识别桥面异常事件。 云路中心养护在线监管平台实现了设施日常管养工作的全过程在线监管。例如,今年1月在每日例行养护巡查中,通过智能巡查设备在主桥下游侧2#车道发现一条长度2.8米、宽0.2厘米的纵向裂缝,即刻自动派单至维修人员,根据维修安排在最短时间内修复。今后,利用AR现实增强技术,可实现现场快速、精准地完成病害缺陷定位、上报、复查等系列操作,提升设施管养的精细化水平。 此外,当发现违禁事件时,感知设备在2秒内将违禁车辆车牌号、闯入时间和照片等数据,推送给“云路中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数字化监管系统,实时启动相关管理处置流程。 智慧一体化管理平台 加持G15沈海高速(嘉浏段)智能化发展 与一般新建项目不同,在G15嘉浏段拓宽改建工程中,“边运营、边建设”是最大的施工亮点。要在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将对这条繁忙的交通大动脉的影响降到最低。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嘉浏段通过多项措施,探索高速公路拓宽改建新模式。建立了智慧一体化管理平台,为后续的G15嘉浏智慧高速建设打基础,与未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无缝衔接,提高道路通行质量和道路寿命。 此后,嘉浏高速日均车流量仅小幅下降,建设对通行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未对本市高速公路路网造成实质性影响,也未对周边地面的交通形成压力;路段突发事件频率基本与同期相一致,而突发事件的识别用时及处置时间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体化管理初见成效。 (文章源自数字孪生城市、市道运中心、上海临港,本文由智能交通技术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