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桐梓河特大桥实现首次“荡移” 梁原特大桥、黑河特大桥同日贯通……这些是近期桥梁界的大事
01-金仁桐高速桐梓河特大桥实现首次“荡移” 贵州省在建第二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金仁桐高速桐梓河特大桥仁怀岸A0节段近日完成空中荡移,并预计在9月底前完成全部吊装任务。大桥通车后将极大改善黔北地区仁怀市与桐梓县两岸的道路通行条件。 桐梓河特大桥全长1422米,主塔高208米,主跨达965米,主桥为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历经3年建设,9月中旬开始迎来了上部结构施工最为精彩的环节——钢桁梁吊装空中“荡移”。如同“荡秋千”的施工方式手段,考验着大桥建设团队的技术创新攻关实力、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桐梓河特大桥共有65节段钢桁梁组成。据了解,此次荡移梁段重230吨,长15米,宽29米,高7.965米。为确保荡移工作顺利展开,项目部采用缆索吊提升钢桁梁A0梁段,使梁段高于安装位置约0.5m,将梁段拉至安装位置上方,缆索吊下放钢桁梁的同时,使用10t卷扬机反拉,使梁段端部安放至竖向支座上,再向边跨偏移40cm,与临时吊索连接并在下横梁设置临时保险措施防止钢梁滑移,安装完成后缆索吊缓慢下放,临时吊索受力后解除缆索吊连接,再解除反拉卷扬机。(来源:工人日报) 02-池黄铁路太平湖特大桥主体工程最新进展 横跨在太平湖上的太平湖特大桥是池黄高铁的重要控制性工程,是目前国内高速铁路多塔矮塔斜拉桥中的最大跨度。近日,项目建设者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抢工期,赶进度,目前,大桥主体工程已完成80%以上。 据了解,太平湖特大桥作为池黄铁路全线唯一控制性工程,全长926.1米。目前,太平湖特大桥的三个主塔已经全部封顶, 主体工程完成80%以上,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大桥合龙。 图片 池黄铁路建成后,将结束黄山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也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对于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澎湃新闻) 03-灵华项目梁原特大桥、黑河特大桥同日贯通! 9月22日,灵华项目梁原特大桥右幅、黑河特大桥右幅同日完成最后一片箱梁安装,标志着灵华项目控制段工程两桥一隧双线贯通。 梁原特大桥是灵华高速全线最长桥梁,全长2645.5米。整座桥梁横跨梁间沟谷,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桥台桩基础柱式墩,空心薄壁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全桥桩基456根,柱式墩78根,空心薄壁墩92根,最大墩高56.5米。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40片。4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496片。 黑河特大桥全长1334.8米,下部采用桥台桩基础,柱式墩;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共计308片,其中30米箱梁180片,40米箱梁128片。 梁原特大桥、黑河特大桥的顺利贯通,为后续桥面系、附属结构施工和路面施工奠定了基础。(来源:澎湃新闻) 04-龙里河特大桥加快建设 龙里河特大桥是连接黔中龙溪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先导区和龙里县草原片区的交通控制性工程,是世界首座高山峡谷景观斜拉桥。 龙里河特大桥(原朵花大桥) 据了解,大桥计划今年底完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5%。图为9月23日,远眺大桥建设工地,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来源:贵州日报) (文章源自桥梁网,本文由桥梁视界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