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近日,G0422武深高速株洲段寨下三号桥下,桥梁检测员手持跟平板电脑一般大小的检测设备正在作业
“模型加载、病害构件选取、病害标记、病害记录和拍照,简简单单5个步骤就可以实现三维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桥梁病害录入。”近日,G0422武深高速株洲段寨下三号桥下,桥梁检测员手持跟平板电脑一般大小的检测设备正在作业。 检测人员正在录入病害信息 检测员手中的设备是三维智能录入终端,便捷的录入是依托其自带的数字化软件——三维桥检APP。通过构建的桥梁3D模型,三维桥检APP实现更直观、更精准、更高效率的桥梁检测病害录入。这是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目前研发的基于BIM技术的桥梁运维数字化系统在桥梁管养工作中的应用。 BIM技术是数字化时代率先用于工程领域里的数字化工具。这种技术通过电脑辅助设计,将过去以平面设计图呈现的建设图纸升级为3D模型,直观地展现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让工程技术人员快速、全面地了解项目,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平面建设图纸升级为3D模型,更为直观清晰 2017年12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公路水运工程BIM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BIM技术应用试点、示范,转变设计、管理工作方法,提升BIM技术管理水平,促进BIM技术的普及,推动BIM技术在公路水运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管理、咨询服务全过程应用”,并且将“加强BIM数据应用,提升养护管理效能”作为主要工作和重点任务之一。 桥梁运维数字化管养系统展示桥梁相关病害信息 “十三五”期间,湖南高速集团积极探索BIM技术在桥梁管养中的应用,联合省内相关科研单位形成了轻量BIM建模技术、三维桥检智能终端录入技术、基于BIM的桥梁运维数字化管养系统等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实际应用?2021年,湖南高速集团在全省高速公路中选取36座桥梁,按统一标准构建轻量化BIM模型,开展基于三维模型的病害录入、展示,以及技术状况评价技术试点,开启了湖南高速集团“桥梁BIM管养”新时代。 “快速摸清桥梁‘家底’,是处置桥梁病害的关键。”截至2022年8月底,湖南高速集团运营高速公路里程达5906公里,其中在役桥梁达6675座。重塑传统养护工作流程,推进数字化桥梁养护管理,不仅是对桥梁养护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优化,规范既有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也是积极融入行业智慧生态体系构建的举措。 一年多时间的试点实践表明,与传统的纯人工采集和分析处理数据相比,湖南高速集团桥梁BIM管养系统极大提高了数据交付转移的便利性和准确性,能够跟踪病害变化发展,自动分析病害性质,提出处治建议措施,其独特的数字化、可视化特性,实现了桥梁信息看得清、构件病害看得见、数据统计直观化等功能,满足当前桥梁数字化运维管理的需求。 下一步,湖南高速集团还将深入BIM建模技术的研发,加大三维桥检APP推广使用,完善桥梁BIM管养系统功能,逐步完成管养桥梁全资产数字化,提升桥梁检测病害信息数字化录入水平,为桥梁的科学管养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助力湖南高速公路桥梁管养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提升行业运维管理水平作出湖南高速贡献。 (文章源自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本文由湖南国资委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