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第154期 丰台站钢结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应用
![]() 52监测网专家报告分享-第154期 《丰台站钢结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应用》 严心军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研究院 目录 一、现状分析 二、总体思路 三、应用效果 内容介绍 一、现状分析 高铁站房工程中的钢结构运用 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都陆续建设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造型优美的站房、展馆等大型工程,成为了城市地标性建筑。而钢结构因为具有自重较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方便、造型设计自如等众多优点,被大量的运用在这类大型工程的建设当中。 钢结构工程运用现状 但是,因为钢结构的结构十分复杂,施工环境相对复杂,施工难度大,传统建设下各个阶段信息相对独立,缺乏可追溯性,企业间数据信息集成化运用水平还相对较低。 项目概况 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站改建工程推广应用。该工程站房建筑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车站设计规模为17站台32线,是我国首座采用双层立体车场的大型客站。项目钢结构工程量大、材质特殊、工期紧、材料进场速度要求高,工程信息化管理程度高。 钢结构轴网宽度方向柱间距东西向20.5m,南北向21.5m。框架梁大量采用劲性钢骨混凝土梁;以及局部采用钢骨混凝土梁。钢柱最大截面尺寸为口4550X2000X50,最大板厚100mm,钢梁最大截面尺寸为H5200X1000X30X50和H3900X2900X50X70,最大板厚80mm。钢材主要材质为Q345GJD、Q345GJC、Q345C、Q345B,钢结构工程量约20万吨。 二、研发思路 钢结构BIM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新模式 6S管理:设计、深化设计、预制加工、物流运输、现场安装、结构交验 钢结构编码体系及标准:编码管理是钢结构管理的核心,也是追溯构件及焊缝信息的基础,构件编码必须唯一,才能有助实现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对钢结构构建级别的管理。 根据高铁站房的特点,构建编码由五部分组成,各部分编码、分区编码、定位编码、分段编码以及构件类型编码,用“-”链接,部分编码可缺省。 ◎ 设计阶段 利用建立的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BIM信息平台进行图纸管理、图纸会审以及设计变更管理。为方便用户快捷查找和使用图纸,建立图纸管理系统对图纸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并自动对同一存储节点下相同名称图纸进行版本管理,且支持用户对最新版本的图纸文件自动打包、压缩包下载,实现便捷的图纸标准化资源共享。 建一套以变更为核心的管理模块,从变更信息至设计变更各流程,通过对变更信息的综合管控,让变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控,可回溯。 ◎ 深化设计阶段 ◎ 预制加工阶段 预制加工阶段——智能预拼装 在钢结构工程现场拼装前,通过三维扫描仪对关键构件进行实体扫描,通过与Tekla钢结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获取本构建实体与设计模型的色谱分析报告,对比两个相邻构件的预拼装结果,进行必要的校正工作,使拼装工作有技术依据支撑,为施工检测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费和时间成本。 ◎ 物流运输 在6S管理中对物流运输实行全过程跟踪,建立运输车辆的监控模块,从厂商发货到材料进行验收,实时记录构建信息、运输车编号、发货时间、车辆轨迹等数据,做到信息可监控、可追溯。 主要体现在运输过程中的车辆状态和运输过程记录,记录影像资料、运输材料、工具信息以及材料验收记录。 ◎ 现场安装阶段 现场安装阶段——焊缝监控、焊接健康监测 ◎ 结构交验阶段——健康监测 三、应用效果 《丰台站钢结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应用》 严心军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研究院 注:本内容仅供个人研学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