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专家报告分享-第23期 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监测 张新
52监测网专家报告分享-第23期 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监测 张新 副教授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人物简介 张新,男,197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目前担任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施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曾参与项目简介: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京玄武湖隧道、苏通长江大桥、济南地铁R1线。曾参与科研课题:南京玄武湖隧道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研究、玄武湖隧道工程综合防水技术研究、苏通长江大桥预应力技术研究、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研究 目录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法 四、工程实例 内容简介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 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 美国混凝土学会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的限度减少开裂”。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一般认为凡属大体积混凝土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很多,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超过25℃。 2、由于内外温差较大,在混凝土升温、降温过程中引起的温度应力剧烈变化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有害裂缝,给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整体性、抗震性及耐久性造成严重隐患。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法 采用“温度传感器”测试 混凝土测温信息无线输送技术 四、工程实例 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三馆二期项目位于济南西部城区核心区域。项目由西塔楼、东塔楼及地下车库三部分组成,地上34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168m,总建筑面积:213922、83㎡。西塔楼核心筒区域筏板厚度不一致,有7、1m、5、6m、3、2m、2、2m四种尺寸。 采用GTT-1型电阻式温度计,MCU32自动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并存储、远程无线传输数据。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