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在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黄浦路站,一列列车平稳驶离站台,被安装在高架桥上的非接触挠度测量仪立即捕捉到桥梁瞬间的形态变化,并通过5G信号实时传输至武汉市轨道交通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管理平台 ...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6月16日上午,在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黄浦路站,一列列车平稳驶离站台,被安装在高架桥上的非接触挠度测量仪立即捕捉到桥梁瞬间的形态变化,并通过5G信号实时传输至武汉市轨道交通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管理平台。在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心博士胡俊亮在后台立即看到了列车行驶画面以及桥梁数据变化。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黄浦路站至头道街站之间的高架桥上安装了北斗接收机、高清摄像机和动挠度仪。记者万凌 摄 去年11月,武汉地铁集团引入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的桥梁智慧化集群监测技术,在轨道交通1号线的30座高架桥上安装了健康监测系统。这是国内首次对轨道交通桥梁进行大规模、集群化健康监测。半年来的监测数据显示,轨道交通1号线高架桥未出现安全隐患。 记者在武汉市轨道交通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管理平台屏幕上看到,地图上有一串绿色图标,代表着轨道交通1号线的30座高架桥健康度基本完好。胡俊亮用鼠标点击黄浦路站至头道街站之间的高架桥,监控画面切换至该高架桥的实景三维图。系统显示,这段桥梁主跨长度为105米,桥龄17年,近期发现病害9处,已维修5处。 武汉市轨道交通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管理平台显示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记者万凌 摄 胡俊亮告诉记者,该系统在高架桥拱顶安装了北斗接收机,每秒采样10次,实时监测高架桥的三维变形。桥面安装了高清摄像机和动挠度仪,高清摄像机可识别高架桥病害,动挠度仪则用于监测高架桥抖动,每秒可拍摄300张高清图片,能自动识别高架桥0.02毫米幅度的轻微抖动。一旦数值接近极限就会预警,提示桥梁工程师及时分析判断风险。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黄浦路站至头道街站高架桥的相关数值在安全范围内波动。记者万凌 摄 据了解,这款动挠度仪由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相关研发计划课题已经通过国家评审,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输电塔、房地产等领域。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通讯员李放军 付丽) 【编辑:郑晓晓】 (文章源自长江日报,本文由长江日报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