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近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文件,关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新建广梅汕铁路汕头站至汕头广澳港区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最近汕头的交通正在发生大变化 或许你没发觉 但它的确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近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文件,关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新建广梅汕铁路汕头站至汕头广澳港区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根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广梅汕铁路汕头站至汕头广澳港区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结合相关技术咨询意见,省交通运输厅对新建广梅汕铁路汕头站至汕头广澳港区铁路的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运输组织、线路与轨道、地质、路基、桥梁、隧道、站场等方面进行批复。 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建设规模 线路起自汕头站普速场南端,跨金砂东路后并行汕汕铁路,下穿汕头湾经濠江区进入广澳港区。新建线路全长16.614km(含长平东路至金砂东路段0.589km),其中汕头至濠江段长10.708km,濠江至广澳段长5.906km,隧道长9.970km/1座,特大桥长3.779km/2座。全线设汕头站(不含)、濠江站(预留)、广澳站。 (二)技术标 1.铁路等级:汕头至濠江段为Ⅰ级,濠江至广澳段为专用线。 2.正线数目:单线(汕头至濠江段预留双线)。 3.设计速度:汕头至濠江段160km/h;濠江至广澳段80km/h。 4.最小圆曲线半径:汕头至濠江段一般情况2500m,困难情况1600m,濠江至广澳段一般情况600m,困难情况400m。 5.限制坡度:16.5‰。 6.牵引种类:电力。 7.机车类型:HXD1C。 8.牵引质量:2400吨。 9.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 10.闭塞类型:自动站间闭塞,汕头至濠江段预留自动闭塞条件。 运输组织 (一)运输组织模式本项目承担广澳港区和临港产业的货物集疏运,初期仅开行货物列车。预留汕头至濠江段开行城际列车的运行条件,近远期城际动车组与货车共线运行。 (二)客运列车交路及货运列车编组计划 1.汕头至濠江区间承担汕头至普宁城际列车通过作业。 2.本线以广澳港区与汕头北以远的集装箱货物交流为主,大宗集装箱货物尽量组织始发直达列车;空车流尽量组织整列返回;普通货物和零星集装箱车流由广澳站至汕头北站的小运转列车输送;汕头北站与相邻技术作业站龙川北站、梅州站互编区段、摘挂列车。 (三)调机及列尾设备 广澳站配置调机1台,配设列尾作业相关设施。 线路与轨道 (一)线路方案 1.原则同意平、纵断面设计。同意濠江站采用北端接轨方案,应预留上行疏解线下穿汕普城际铁路条件。 2.铁路与道路交叉均按立交设计,优先选择铁路上跨道路方案。立交及道路改移的规模、标准、投资等执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9号)相关规定。 3.下一步加强与港口规划的衔接,结合运输需求预留广澳站尾部专用线走廊和装卸场位置。 (二)轨道 1.正线采用60kg/m钢轨,汕头至濠江段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濠江至广澳站站外铺设区间无缝线路。 2.汕头海湾隧道内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其余地段均采用有砟轨道结构,汕头海湾隧道内双线无砟道床一次铺设完成。 地质 (一)受线路优化调整、建筑等地物影响未能实施的勘探孔,下阶段应及时补充地质勘探与评价并纳入设计。 (二)加强软土地段的勘探和测试工作,进一步查明软土的分布范围、厚度及工程性质。隧道明挖敞开段及盾构始发井处分布有深厚软土,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按要求加密勘探点。 (三)汕头海湾隧道山岭段地表分布有水库,且发育有活动断层,应加强断层勘探验证并补充水文地质勘察,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安全专项评价工作,查明水库与隧道之间的水力关系,同时根据钻探、物探和水文地质勘察成果,校验隧道围岩分级。 (四)桥梁段花岗岩岩面起伏较大,差异风化明显,应适当加密勘探点,加大勘探深度,查明风化岩层。 (五)补充DK3+494~DK11+274和ZDK0+661~ZDK2+637段地表水、地下水取样试验,查明段落内环境水的侵蚀性。 (六)花岗岩地区酸性岩浆岩一般具有放射性,下阶段应开展隧道工程的放射性调查和测试工作。 (七)海陆交互相沉积平原上覆软土、下伏砂土的二元地层结构具备形成、存储浅层气条件,下阶段应补充浅层气的调查和勘探工作,评价浅层气对工程的影响。 路基 (一)原则同意路基基床结构、断面设计及地基处理方案。 (二)同意汕汕铁路并行段地基处理采用预应力管桩+筏板结构,加强水平位移和沉降的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三)同意路基边坡防护设计原则,边坡防护骨架、路基排水沟采用浆砌片石。路堑采用分级开挖加挡墙、锚固桩、截水骨架护坡防护方案;危岩落石地段采用被动网防护方案;海湾隧道出口岩石高边坡挖方段路基防护措施按预留双线工程一次实施。 桥梁 (一)设计活载采用“ZKH”铁路标准活载;线路濒临感潮江段,桥涵设计均采用潮水频率1/100。 (二)原则同意本段范围内桥型方案和桥梁结构设计。桥涵及基础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执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根据环境作用类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隧道 (一)原则同意全线隧道工程设计,明挖隧道长1145m,山岭隧道长5835m,盾构隧道长2990m;原则同意隧道支护结构及设计参数。 (二)同意新建隧道建筑限界按客货共线铁路隧道电力牵引建筑限界(时速≤160km/h)设计,双线隧道轨面以上有效净空面积不小于76㎡。 (三)同意采用明挖、钻爆及盾构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明挖段采用拱形或框架结构形式;钻爆法施工段采用曲墙带仰拱的复合式衬砌结构;盾构法施工段采用管片衬砌,软土段设置内衬,下阶段结合地质条件,细化活动断裂带盾构管片结构设计,并优化盾构隧道内衬设置范围、始发井端头及软土地层地基加固方案。 明挖法隧道、U型槽根据基坑深度及地质条件,综合考虑本隧道与邻近汕汕铁路位置关系,采用地下连续墙、SMW工法桩围护结构方案。SMW工法桩桩底应进入淤泥质黏土隔水层不小于1m。 (四)同意在矿山法地段设置2座斜井,辅助坑道作为运营期间紧急出口和救援设施时,采用复合式衬砌并采取必要的防水措施;不作为紧急出口及救援措施时,辅助坑道洞口及与正洞连接段可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其他地段原则上均采用锚喷单层衬砌形式,按永久结构考虑。上跨汕汕铁路段应采用控制爆破和加强监测等措施,确保汕汕铁路安全。矿山法地段二次衬砌素混凝土段拱部应增设钢筋网,下阶段应细化钢筋网设计。 (五)其他 隧道应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按不低于P10设计,地下水发育段及有侵蚀性地段抗渗等级应不小于P12。 同意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按《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TB 10020-2017)执行。 富水断层地段应加强超前探水设计,重点验证桑浦山等断裂带准确位置及范围,预测涌水量及洞顶水体情况,制定防透水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运营安全。对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段落,施工中应加强探测、监测及通风措施。 建设单位应按照《铁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有关要求,加强隧道风险管理,进行施工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风险控制专项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施工中应及时根据综合地质超前预报等地质工作成果调整工程措施,隧道施工图设计应细化关键工序、部位的施工要求,加强施工工序管理、工艺控制及现场监管,确保隧道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站场 (一)原则同意站场及沿线设施设计,濠江站按无配线预留设计,预留站台宽度10m。 (二)广澳站装卸场与车站采用横列式布置方案,新建到发线3条(含正线),预留到发线1条,牵出线1条,有效长度均采用850m;新建机待线1条,有效长度采用65m,预留内燃机车整备线1条。集装箱作业区环形道路宽度按15m设计,门区内、外应按《铁路物流中心设计规范》要求设置缓冲区。 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汕头官媒 整合:乐居潮汕 (文章源自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汕头官媒,本文由乐居潮汕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