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第133期 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新基建、新交通趋势
![]() 52监测网专家报告分享-第133期 《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新基建、新交通趋势》 王志刚 规划院副院长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前言:行业、企业发展要放在国内大发展趋势中去看,碳中和、碳达峰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政策。 如何理解“新基建”的出台 多方因素促使“新基建”出台,中国经济发展需求、城市发展品质需求、产业竞争需求等… 城市是经济主要载体,从城市建设到城市运营,都会有巨量资金进入,了解城市有助于宏观了解经济载体的走向,有助于我们创业、发展。 一、城市是经济重要载体 ◇ 城市与现代经济学 现代城市都是经济的城市,产业分工、产业聚集是起源,经济是扩张动力。 城市为了谁?经济!城市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资金 随着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时代及知识经济时代到来,高端服务业替代制造业,知识人的作用增大,其对品质要求更高。 城市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这是政府行为,更多还是市场行为。这些底层基本逻辑影响着一些重要现象。也对我们研究产业、技术有相关影响。(1.吸引人政策;2.环境治理;3.产业招商与产业统筹带动合肥;) ◇ 城市、产业、国家竞争 产业是国家和城市竞争的核心要素 人才与产业战略关乎城市核心竞争力; 未来城市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产业和人才的竞争,二者又相辅相成; 城市既是先进产业生产的载体,更是一些先进产品使用载体。 国家与国家竞争是经济竞争、产业竞争、更是聚集产业的城市及城市群间竞争。 二、城市发展的问题与趋势 ◇ 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 • 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都市圈政策解读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60%,在75%之前为加速阶段。30-50%为刚需加速期,50%-75%为“弹性需求加速期”。(城市扩张未必有人来,导致不同区域抢人政策。)城市需要更加优化,人性化才能支撑进一步发展。交通、空间、产业协同,TOD理念。目前城市化率50-55%,此阶段为调整加速阶段。 发改委328号文《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解读 顺势而为,顺经济学规律、市场规律之势。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年来,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为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经国务院同意,提出意见。此阶段部分一线城市及周边继续调整结构基础上集聚,部分二三线城市收缩。 陆铭《大国大城》:经济学家从经济学角度很好阐述了城市继续“聚集”,发展趋势都市圈。 中国都市圈发展: 尹稚:从目前我国公认发展前景最好的三个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抓手。珠三角城市群也具备了一定的尺度和规模。但是排在第三的京津冀城市群,其人口、经济、交通等方方面面的联系程度,尚处在一个很初级的状态。 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是基于市场协同、政策推动基础上形成,中心、腹地相辅相成,互补互促的格局。京津冀城市群不同,并未形成协同的都市圈。我们分析此等空间时将有作用。 深圳——大湾区——新政策《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符合大趋势、有方向,有政策、有承接、业内共同看好。 京津冀——?合力?疏解?造血?统领点? • 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特征:1、老龄化进一步加深;2、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小;3、人口流动与劳动迁移规模扩大; 相对应的“银发经济”也具有广阔前景与巨大发展潜力。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及发展思路 ◇ 中国城市发展区域与机会研判 • 中国城市发展区域研判(都市圈) 都市圈发展趋势(聚与散的效率:都市圈VS远大的城,核心都市圈更具有空间效率;两大类型:都市圈内中小城市& 独立性中小城市,不同升级路径;) 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分析:中国排在第三的京津冀都市圈,其人口、经济、交通等方方面面的联系程度,尚处在一个很初级的状态。由此,务实构建都市圈是发展趋势。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空间与轨道交通结构具有一定的匹配度,但在重要的节点上体现不足,通州、大兴、亦庄将起到重要作用。 • 中国城市发展机会研判 三、城市有机更新模式下科技创新机会 ◇ 新基建与城市建设关系 • 宏观研判发展方向 增量基建+存量基建+城市运营+城市系统+平台与技术 • 需求与市场 需求挖掘模式构建基础上引导与创建市场 ◇ 城市内涵发展下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已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智慧城市建设将更多地介入城市开发的各个环节——从规划设计/开发计划阶段开始,引入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结合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配置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并通过持续的运营和服务为城市创造价值。 多数城市已经过了大规模增加基建阶段,进入城市有机更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走过上半段进入下半程城市更新是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城市更新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手段,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撑,城市更新——人口聚集,科技发展,城市发展出现城市病及各种不协调不匹配问题需要不断的更新调整;智慧城市建设——从民生、政务、产业三个层面为城市有机更新提供支持,使城市更新更精准更智慧化; 四、系统思考 ◇ 系统看待新基建与新交通 1.城市系统 2.业务系统-谋划任务 3.平台合力 哪些产品值得去做? 1.符合趋势:国际、国内大发展趋势。(“十四五”、碳中和) 2.市场规模:产品具有一定体量市场规模,及便于市场推广。 3.解决目前关键问题:解决关键问题具备连带经济效益。 《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新基建、新交通趋势》 王志刚 规划院副院长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注:本文仅供个人研学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