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52监测网 首页 行业资讯 监测新闻

科技达人 | 李锦辉:给边坡“把脉问诊”的人

2021-7-20 10:01
原作者: 深圳特区报 来自: 深圳特区报 收藏 分享 邀请

【52监测网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李锦辉教授,越荒山,探险地,经过10余年的潜心研究,创新滑坡灾害评估方法,建立高精度的分析模型,牵头完成“边坡内生裂隙形成与优势流孕灾滑坡机制”项 ...

|编者按|

中国疆域辽阔,气候多样,是滑坡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别在华南,由降雨引发的滑坡灾害远多于其他地区。滑坡灾害往往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如何准确探测边坡、预防灾害发生,一直是全世界滑坡地质灾害专家和学者研究的热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李锦辉教授,越荒山,探险地,经过10余年的潜心研究,创新滑坡灾害评估方法,建立高精度的分析模型,牵头完成“边坡内生裂隙形成与优势流孕灾滑坡机制”项目,实现高精度快速滑坡监测及预报,为滑坡灾害防治作出重大贡献。今年5月,该项目荣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李锦辉教授正在做实验。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少昆 摄

给边坡“把脉问诊”

一片绿意葱茏的山坡,在普通人眼中是一幅至美风景,但在李锦辉眼中,可能是一处存在裂缝孕育危险的易滑边坡。

“一处边坡可能存在几十万年。它是否会发生滑坡,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决定,即土体复杂特性和降雨。” 李锦辉进一步解释说,可以将边坡看成一个人,如果身体素质不好,再加上被雨淋了,就可能会生病。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科学分析内外因素作用下,精准预测边坡会不会滑坡、什么时候滑坡、严重程度等后果,相当于给边坡“把脉”做“诊断”。

李锦辉介绍说,这套机制分为滑坡早期辨识-滑坡中期预测-滑坡晚期临灾评估,即首先揭示边坡内生裂隙形成机理与演化规律,建立相关测量方法与分析模型,提出融合多类别监测信息的滑坡风险实施评估方法。


“坡体内生裂隙是滑坡的前兆,而裂隙渗流则是其成灾关键。” 李锦辉说,对此,科研团队研制了全量程渗透仪,实现了跨越5个数量级的裂隙土渗透特性精确测定,比传统仪器测量时间缩短20倍。此外,李锦辉团队还开发出分析模型,输入测量参数,最后得出滑坡预测的结果,“如同医生根据查血、验尿、CT等各种数据最后诊断是不是病了”。

据了解,该项目创新成果发表论文102篇,SCI收录61篇,SCI严格他引1715次,相关成果被写入经典土力学教材,得到中、美、英、加等国10余位院士和国际学会主席高度评价,相关试验方法被写入行业标准。

目前,这一系列成果已应用于川藏铁路选线、白格滑坡应急处置、广东北江大堤风险评估及深圳宝安机场地灾治理等多项工程实践中。

科研总在超越自我中突破

“研究的英文是research,把这个单词拆开看,search是搜寻,re是重复,连在一起就是不断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才有可能找到新的科研突破口和重大科学发现。” 李锦辉如是说。

从2005年最初接触该课题到2018年,李锦辉与团队不断自我否定,经过6次模型升级才得出如今成果。虽然嘴上说着科研是“没完没了”的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为了得到一个最优模型,她便会义无反顾。

“我曾在荒山里待了3个月,每天背着40斤左右的装备进山测量、现场实验,有时候测量需要一天一夜。无论刮风下雨,我和团队都要守在现场。”以前吃过的苦,最终变成光,照亮李锦辉前行的路。

十年漫漫科研路,回首花开伴艰辛。

李锦辉认为,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 “三境界”形容她的科研人生最为贴切:科研遇到挫折走进死胡同,心情如同“昨夜西风凋碧树”沮丧,不思饮食“衣带渐宽”,找到灵感后难题迎刃而解,顿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

正是在深圳,在哈工大的这几年,李锦辉10余年的科研工作开花结果。李锦辉坦言,她非常喜欢这座城市,深圳是一个包容、有活力、创新氛围浓厚的城市,市委市政府也特别支持基础研究,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她希望未来取得更大成果来回报这座城市。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闻坤、焦子宇、耿超逸、杨少昆

(文章源自深圳特区报,本文由深圳特区报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中国建设者助力阿根廷“百年梦想”工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亿呀~亿呀~
粉丝3 阅读230 回复0
上一篇:
珠海通报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最新进展发布时间:2021-07-20
下一篇:
河南挺住!盼平安!发布时间:2021-07-21
关注我们
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