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第130期 城市富水岩溶区修建地下工程风险控制
![]() 52监测网专家报告分享-第130期 《城市富水岩溶区修建地下工程风险控制》 李阶智 广州地铁集团 内容介绍 一、岩溶区修建地下工程风险 • 溶洞自然坍塌; • 岩面大起伏、溶洞无规律,勘探难以准确反映真实情况; • 勘探或溶洞处理过程溶洞坍塌; • 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溶洞击穿,泥浆液面突降; • 连续墙接缝渗漏造成地面塌陷; • 溶洞或裂隙、破碎带与墙外连通造成涌水、地面塌陷; • 盾构掘进造成地面塌陷、房屋沉降开裂、管线破损; 二、岩溶区详勘 • 明挖:一墙两钻,终孔标准:入岩及基底以下不少于5米;坑内钻孔纵向、横向均不大于10米;入岩及基底以下不少于5米; • 隧道:加密详勘标准推荐提升至纵向5米间距; 三、岩溶区结构措施 • 明挖:围护结构连续墙,工字钢接头,需切断砂层、淤泥层;车站至少两道混凝土支撑; • 隧道:尽量避免矿山法,盾构管片加强; 四、岩溶区施工措施 • 明挖溶洞处理:2*2米间距溶洞探边钻孔;溶洞处理深度开挖面以下及入岩5~10米;竖向/水平向封堵溶洞通道,推荐水平封堵(基底及岩面以下5~10米); • 洞高≥3米的溶洞:推荐灌注砂浆+水泥浆; • 洞高<3米的溶洞:推荐灌注水泥浆; • 基坑开挖前降水试验,检验抗渗流效果; • 建筑物敏感区域地下水压力回灌; • 建筑物敏感区域自动化水位监控系统; • 淤泥、砂层段连续墙接缝封堵钢板; • 非爆破开挖,推荐液压分裂泵静态爆破; • 盾构选型:以砂层为主,推荐泥水平衡盾构(泥水盾构问题:岩块、泥团堵管、堵仓);以淤泥、黏土或硬岩为主,推荐双螺旋土压平衡盾构;复杂地层推荐双模盾构; • 盾构刀具选择:推荐㮮形合金滚刀; • 盾构开仓:推荐“衡盾泥”辅助气压开仓; • 盾构始发/到达:推荐套筒平衡始发/到达或水中到达; • 非全硬岩联络通道:推荐冷冻法加固(可远距离供冷); • 全硬岩联络通道:注浆加固(需确认无淤泥、砂层侵入); • 应急措施:隧道、地面应急联动通讯;应急物资、应急车,盾构上方临时围蔽(围蔽条件);地方政府、管线权属、交警等应急联动机制。 五、思考与展望 • 风化深槽:(例:八号线同德站)54米仍不见底砂层;地质紊乱,疑似大型溶洞坍塌而成; 先后局部三轴搅拌加固、MJS墙底接桩、深层注浆堵水,历时三年; 启示:类似工程建议一次性基底整体加固; • 下穿高速:盾构范围上软下硬(灰岩、砂层);桥台短管桩基础(净距2米);基岩以上MJS+注浆加固; 启示:大代价,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类似9号线下穿武广高铁) • 断裂带、破碎带:易形成墙底以下渗水通道;开挖过程突水风险,无预兆;八号线三次较大突水主因; 启示:基坑开挖前预处理; • 隧道埋深:施工阶段风险,浅埋小于深埋;运营阶段风险,深埋小于浅埋;隧道底部位于不良地层问题:后期附近工程影响或溶洞自然坍塌等都会对隧道构成威胁; 建议:建议选择深埋,隧道底部进入稳定地层;若不得已选择浅埋,则需要采取地层加固措施,并扩大溶洞处理范围;地保范围建议扩大至50~100米。 • 声纳渗流检测:基坑开挖前(降水试验)探明渗流情况;发生渗漏时,准确探明水源; 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待实施) 《城市富水岩溶区修建地下工程风险控制》 李阶智 广州地铁集团 注:本文仅供个人研学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删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