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6月17日中午12 时,历经约12个小时连续施工,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索塔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世界上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首座主塔完成封顶,伶仃洋大桥正式由下部结构施工转换至上 ...
粤港澳大湾区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又传来好消息。6月17日中午12 时,历经约12个小时连续施工,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索塔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世界上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首座主塔完成封顶,伶仃洋大桥正式由下部结构施工转换至上部结构施工。 " 本次浇筑完成后,东主塔已建至 262.5 米,剩余 7.5 米的钢结构塔冠将等到主桥钢箱梁合龙后,再安装到塔顶。" 深中通道工程师陈炳耀介绍,东索塔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浇筑混凝土约 5 万立方米,钢筋用量高达 7400 吨,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索塔进行混凝土作业。 面对外海超高空复杂建设环境、钢筋用量大等难题,国内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索塔施工传统工艺已明显不适用。经过多次实验,深中通道自主研发了钢筋在工厂内快速拼装成型、再整体运输至现场、利用起吊能力最大达 80 吨的 MD3600 塔吊整体起吊、对接与安装的钢筋部品施工工艺,有效缩短塔柱钢筋高空作业时间,实现提质增效。 项目以 " 空中移动工厂 " 为理念,研制集混凝土智能浇筑与振捣、智能养护、部品调位、自动爬升及实时监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筑塔机。" 一体化智能筑塔机是整合了混凝土桥塔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的智能化筑塔平台,能够随塔身施工进度同步爬升作业,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桥梁混凝土主塔建设中应用此项技术。" 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 S04 项目部副经理王东志介绍。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索塔及东锚碇建设现场。 一体化智能筑塔机采用架体结构,高 25.2 米,沿着架体高度分别设有作业、养护、修复平台,抗风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液压爬模系统;每台造塔机顶层设置了两台自动化布料机,混凝土通过泵管输送到塔顶后,可通过布料机实现混凝土连续、快速浇筑,确保了超高空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其搭载的智能养护系统,采用蒸汽养生等措施,能使桥塔现场混凝土养护达到厂内标准化养护水平。 通过创新运用桥塔钢筋部品化工艺、成功研发高性能海工混凝土配合比及应用一体化智能筑塔机等,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索塔建设 " 节节拔高 ",有效降低了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实现了 " 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 ",切实提升了桥塔工程建造品质。 目前,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正持续推进西索塔主塔建设及东西锚碇锚体施工,中山大桥主塔已筑至 180 米高程,计划年内完成封顶。岛隧工程方面,东、西人工岛建设有序开展,沉管隧道已完成共 9 个管节沉放对接。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文章源自深圳晚报,本文由深圳晚报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