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几天前,深中通道建设工地再传好消息:沉管隧道安装突破千米。为保证在2024年实现全线通车,今年春节期间,深中通道各关键线路关键岗位不停工,超过3000名建设者留粤坚守建设一线。 ...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广东第二座集“桥、岛、隧、地下互通”的超级工程。几天前,深中通道建设工地再传好消息:沉管隧道安装突破千米。为保证在2024年实现全线通车,今年春节期间,深中通道各关键线路关键岗位不停工,超过3000名建设者留粤坚守建设一线。 每当太阳从伶仃洋海面上升起,就到了深中人上班的时间。深中通道高级工程师刘晓锋照常来到码头,准备乘船前往西人工岛开启一天的工作。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岛隧工程管理部高级工程师 刘晓锋:那里就是我们的西人工岛,以前就是一片汪洋大海,什么都没有的,我们所有人员都住在平板泊船上,晚上就着发电机的声音轰鸣声入睡,所有的物资也是从外面一点点运进来,一点点把这个岛慢慢的形成。 从2016年12月28日伶仃洋上挖出第一斗泥,到如今沉管隧道安装突破千米大关,深中通道雏形已现。今天登岛,刘晓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前往隧道检查沉管内部情况。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岛隧工程管理部高级工程师 刘晓锋: 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这种浅灰白色的这个就是我们的现浇隧道,这里已经处于海底下了,上面水深这里有十几米了。 深中通道每节标准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重量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身处海平面34米以下,却没有感觉的一丝潮气。事实上,要建设这样一条不漏水的海底隧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几年来,刘晓锋和施工人员经常都在为了1厘米甚至1毫米较着劲。 要在宽46米到74.6米的变宽现浇混凝土结构实现各项检测结果控制在偏差1厘米,必须达到行业顶尖水准。在深中通道这个标准只能算“及格线”,刘晓锋要求误差必须低于1厘米。隧道里还在“较着劲儿”,岛上另一端又传来消息,用于成孔的旋挖钻机停工了,他要去现场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岛隧工程管理部高级工程师 刘晓锋:岩面比我们设计阶段的资料高了很多,初步有可能是局部的孤石现象,所以我们应该还是要继续往下钻。 遇到难题,调整,如果不行继续调整,直到解决。深中通道的建设者们,每天都在这样不厌其烦的遇到难题,克服难题。 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主办技术员 丁超亮:这个都是为了我们整个工程,这毕竟是这个百年工程。 深中通道建成后,珠江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将从两小时缩短至20分钟。刘晓锋说,向下俯瞰,西人工岛像一只巨大的“海上风筝”,他们3000多名建设者坚守,是为了在未来这只“风筝”能更快地带着大湾区实现腾飞的梦想。 文章源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本文由央视新闻客户端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