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太原市地处黄土高原,黄土普遍分布在地层中。
▲多种方式购票进站 黄土高原 地层“机关重重” 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太原市地处黄土高原,黄土普遍分布在地层中。黄土是一种特殊性土,遇水强度急剧降低,对于基坑边坡稳定和隧道围岩稳定非常不利。部分黄土还具有湿陷性,对于地铁出入口、车辆段等地表建筑影响很大,如果处理不好,易造成结构开裂。 此外,太原的土质疏松,汾河从城市中央穿过,地下水位较高,杂填复杂,地铁修建难度非常大。 地铁建设初期,我市邀请建设经验丰富的单位和专家,通过精心勘查,把太原地铁建设面临的疏松土质、地下水位高、复杂填土、液化砂层等不良地质条件探查清楚,并仔细研究这些地质特性,为设计施工提供了准确的资料。 施工过程中,我市引进第三方监测和风险管控机制,实施信息化施工和各种加固措施,监控基坑隧道以及周边建构筑物和市政管线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预警,以保障地铁建设顺利推进。 ▲古色古香的缉虎营站 苦干巧干 难点变成亮点 太原地铁2号线自2016年3月开工以来,在大家看不到的地下,上万名建设者日夜奋战,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把一个个施工难点变成了亮点。 地铁2号线沿汾河东岸自南向北敷设,线路位于汾河漫滩区,地层内分布有灵敏度极高的液化砂层。开挖基坑时,一旦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涌水涌砂,并迅速引起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建构筑物变形变位,安全风险极高。建设中,施工人员采取基坑内加固土体、围护结构接缝注浆止水、建构筑物和市政管线事先预留注浆加固条件等措施,保证了安全施工。 ▲充满山西特色的站厅装饰 地铁工程所用混凝土均为高标号抗渗类型,要采用优质河砂作原材料,但太原周边河砂产量极低,不能满足地铁建设需求。为此,我市要求供应地铁混凝土的相关厂家,提前异地外购优质河砂,并开设地铁专用生产线,专门用于地铁混凝土的生产和供应。 地铁2号线体育馆站至大南门站区间要下穿迎泽湖,湖体底部及湖上建筑复杂,穿越段地层为砂层,含水量大,渗透系数高,存在湖底杂填土较厚且无防渗措施等困难,施工期间极易对湖底产生扰动形成渗漏通道。 经科学谋划,我市使用了盾构法下穿迎泽湖技术。为确保湖上单孔石拱桥的安全,施工人员采用了精准跟踪注浆加固技术。针对长距离穿越迎泽湖的难题,施工人员将盾构机尾部的钢丝刷更换为钢板刷,并根据湖底地质条件反复试验,确定了高分子材料渣土改良的最佳配比,杜绝了螺旋机喷涌和湖面冒泡现象,最终顺利下穿迎泽湖。 ▲自助售票 技术先进 建设安全高效 在地铁2号线施工当中,我市采用了不少先进技术,为地铁建设保驾护航。2号线大部分车站位于较厚的砂层地质中,车站基坑若采用传统的落底式帷幕施工难度大、投资造价高。经综合考虑,我市采用了悬挂式止水帷幕,同时设置坑内降水井及坑外回灌井,有效控制降水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2号线铺轨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轮胎式铺轨机,有效保护了隧道成品管片,同时减少了安装和拆除走行轨的工序,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2号线还引入了高铁使用的轨道 CPⅢ测量控制技 术,能有效提高轨道铺设的绝对精度及平顺性,从源头上降低轮轨设备磨耗,以及地铁运营对周边的振动影响,同时也提高了乘客乘车舒适度。 ▲急救设备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PPP 项目总承包部经理向伟介绍,针对地铁建设施工的重难点,该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通过研发开拓新的工艺工法,积累行业经验。比如,在主变电站电缆夹层二次电缆增设走线架,将二次电缆分层敷设,布置整齐有序,提高了运营检修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该公司实现技术创造与创新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待发证3项,隧道内消防用球墨铸铁管支撑系列13项。这些创新与专利成果,解决了机电水暖设备安装工程和运营维护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记者 袁剑锋 【来源:太原日报】 文章源自身边24小时,本文由百家号作者身边24小时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