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建设获新进展 番海大桥即将合龙
01-钱江通道北接线重大节点工程辛江塘大桥顺利合龙 9月1日上午10点,钱江通道北接线项目在辛江塘大桥举办了主跨合龙仪式。有关参建各方汇聚一堂,共同庆祝钱江通道北接线重大节点工程全线跨度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连续梁——辛江塘大桥右幅悬臂浇筑顺利合拢,至此,海宁市境内辛江塘大桥主体施工全部完成,正式进入附属工程施工阶段,为项目建设向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钱江通道北接线项目是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中“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高速公路主骨架的“一通道”,辛江塘航道是海宁境内东西向的水上大动脉,也是嘉兴南部地区东西向水上运输的主通道,钱江通道北接线项目周王庙互通主线桥需上跨海宁市辛江塘航道。 辛江塘大桥是钱江通道北接线项目的重大节点工程,也是辛江塘上首座准III-b等级的桥梁。辛江塘大桥采用的是“61+100+61”变截面连续梁,结构形式为单箱双室,应用悬臂浇筑施工。由于钱江通道北接线上跨辛江塘大桥原来设计为Ⅵ级航道,如按原施工图实施,将成为水上运输瓶颈和卡点。因此,有关单位积极推动辛江塘大桥按准Ⅲ-b等级标准建设,避免了航道卡点,突破了航运瓶颈。(来源:中国水运网) 02-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建设新进展 跨斗尾疏港高速公路特大桥顺利合龙 8月31日凌晨,福厦高铁5标重点工程——跨斗尾疏港高速公路特大桥顺利合龙,标志着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建设再次取得新进展,为全线按期通车创造了有利条件。 福厦高铁跨斗尾疏港高速公路特大桥全长1.8公里,主跨为“82+146+82米”连续刚构,桥梁跨度长、安全风险大、技术要求高。其中中跨合龙段长2米,重121吨,是主桥连续刚构施工的主要环节,也是控制全桥受力状况和线形控制的关键工序,合龙误差必须控制在1.5厘米内。 为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者们采用悬挂浇筑工艺,从每个桥墩之间相向逐段浇筑至合龙。施工中全面应用BIM技术和智能监测系统,合龙顺序、施工工艺、浇筑温度都经过精密计算和科学论证。 福厦高铁是我国首条跨海高铁,也是福建省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北起福州,途经莆田、泉州,南至厦门和漳州,全长277.42公里。全线于2017年9月开工,计划2022年建成通车,届时福州至厦门的列车旅程将缩短至1小时内。(来源:中国铁路网) 03-番海大桥预计10月底合龙 9月2日下午,番海大桥施工现场一片繁忙,随着吊车的吊取,项目首片箱梁成功架设,标志着大桥全面进入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阶段,向大桥合龙以及今年底主线通车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番海大桥位于南海三山新城南侧,毗邻广州南站,是番禺、南海继海怡大桥之后的第二座“牵手桥”。此次架设部位为番禺侧东引桥,单片箱梁为预应力箱梁,长25米、重80吨,采用两辆220吨吊车同时吊装架设。 为确保箱梁架设顺利完成,项目部邀请相关专家组织召开专题会对方案进行比选论证,精心核算场地承载力、起重机荷载性能、钢丝绳及卡环受力状况。同时,通过吊装演练的方式,排查施工风险点。 据了解,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相关负责人现场指导把控,严格按照吊装方案施工,紧盯运梁、架梁、安装等关键工序,现场技术人员联合测量人员同步测算,提高吊装效率,确保箱梁定位、落梁过程安全可控,保质保量保安全地完成番海大桥首片预制箱梁架设任务。 此次首片箱梁成功架设,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施工经验。据介绍,番海大桥预计10月底合龙,主线有望今年底实现通车。(来源:佛山日报) 04-龙丽温高速景文段中林大桥首个空心薄壁墩浇筑封顶 历经4个月奋战攻坚,9月1日,龙丽温高速景宁至文成段(景文高速)中林大桥首个空心薄壁墩浇筑封顶,标志着桥梁施工进入新的建设阶段。 目前,景文高速六标段中林大桥正在施工的是6号薄壁墩的最后一次砼浇筑。中林大桥位于大峃镇中堡村,连接中堡隧道和牛驮垄,周边地形复杂,山势较高,修建难度大。大桥左线桥全长约385米,主墩墩身采用单箱空心薄壁墩,6号墩由于墩身较高,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拖泵式浇筑方式。 景文高速起自浙江丽水景宁,止于温州文成樟台,与建设中的文瑞高速、文泰高速相接,全长约68公里,按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预计于2022年底通车。截至8月底,景文高速文成段累计完成投资额3.6亿元,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38%。 景文高速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景宁至文成地区的出行条件,对改善地区交通闭塞状况,促进沿线山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增加温州通往丽水及福建的新通道,成为沟通连接长三角经济圈和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关键高速公路。(来源:温州网) 05-大连湾海底隧道北岸工程止推段Z13顶层混凝土施工 据悉,大连湾海底隧道北岸工程止推段Z13顶层混凝土施工。至此,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顺利完成止推段首个全断面施工。 北岸工程止推段是首节沉管安装的对接部位,包括Z13和Z12两个节段,单个节段分三次浇注成型,即底层、隔墙、顶层。此次浇注的是止推段Z13顶层混凝土,包括外墙混凝土和顶板混凝土,全长27.6米、宽41.3米、高9.7米,一次性浇注混凝土方量2100立方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级为P10,浇注时长约为30个小时。 为确保首节沉管如期安装,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部不断优化顶层施工工艺,采用满堂支架代替钢台车作为廊道内模板支撑体系,以避免台车体系首次组装时间较长而影响工期;同时,采用钢端壳整体一次性预制安装工艺,并利用大型钢支架辅助固定钢端壳和端头模板,既节省了工期又满足沉管对接的高精度要求。自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部启动底层钢筋绑扎至顶层混凝土完成浇注仅用70天,较港珠澳、深中通道的止推段施工速度均有较大提升。目前工程施工质量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下一阶段,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部将集中力量做好Z12隔墙和顶层施工、二次止水结构和钢封门安装以及临时围堰拆除施工等,为“11·15”首节沉管顺利安装提前做好充足准备。(来源:辽宁日报) (文章源自中国水运网、中国铁路网、辽宁网等,本文由百家号作者桥梁杂志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