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52监测网 首页 行业资讯 监测新闻

汕头海湾隧道全线贯通

2020-8-10 09:12
原作者: 陈家源 来自: 广州日报 收藏 分享 邀请

【52监测网讯】中铁隧道局设计施工总承包的“世界级挑战性工程”——汕头海湾隧道西线宣告正式贯通

[原标题]汕头海湾隧道全线贯通 隧道将进行内部建设 预计将于2021年亚青会举办前实现通车

汕头海湾隧道内景。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余纪伟、朱文君摄影报道)8月7日,中铁隧道局设计施工总承包的“世界级挑战性工程”——汕头海湾隧道西线宣告正式贯通,这是继5月16日东线隧道贯通之后,汕头海湾隧道施工建设的又一重大节点,标志着汕头海湾隧道成功实现全线贯通。据悉,隧道贯通后还将进行隧道内部建设,预计将于2021年亚青会举办前实现通车。

打破国外品牌长期垄断

汕头海湾隧道(又称苏埃通道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直径断面的过海盾构隧道,是国内首条在8度地震烈度区建设的海底隧道,也是国内唯一兼具城市道路工程与一级公路的水下盾构隧道。该隧道位于汕头市区海湾大桥和得石大桥之间,起于汕头市北岸龙湖区天山南路与金砂东路交叉口,依次下穿天山南路、中山东路、华侨公园,然后穿越苏埃海湾,在南岸汕头市跳水馆西侧200米处上岸,终于虎头山隧道口,与规划中的安海路相接。

作为汕头第一条穿海隧道、第三条过海通道,其建成通车将为汕头市区南北两岸提供一条全天候过海通道,对构筑“一湾两岸”城市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汕头海湾隧道全长6680米,其中海底隧道段长3047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海底段采用2台直径分别为15.01米和15.0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东线和西线分别进行施工。

其中,西线隧道盾构机创造了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盾构机的最大直径纪录,打破了国外品牌的长期垄断,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创新实力。由中铁隧道局、中铁装备、中信重工联合研制的我国首台15.03米超大直径盾构机,在孤石、基岩、8度地震烈度区等施工禁区,历时660天,成功绘出一道长达3047米的海底长虹。

“世界级挑战性工程”施工难度大

据悉,汕头海湾隧道综合难度是同类工程的顶峰。可以用“大”“浅”“高”“硬”“险”五个字概括:“大”是指盾构机直径达15.03米,属于超大直径;“高”是指地处高地震烈度区,达到8度;“硬”是指岸上段孤石和海中基岩段,岩石强度高达216MPa;“浅”是指盾构机上方覆盖层厚度薄,在始发地段隧道上覆土体仅为8.2米;“险”是指海湾隧道处于高度软硬不均地层,海底软土稳定性极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特别是盾构机需要穿越的三段长达182米基岩凸出段。

多次到现场调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孙钧、周福霖等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称汕头海湾隧道为“世界级挑战性工程”。建设过程中,中信集团、中铁隧道局依托汕头海湾隧道项目成立了钱七虎、孙均等院士专家委员会,设立了周福霖、王复明、陈湘生等院士工作室,成立了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实验室,进行问诊把脉。召开了近50次研讨会,邀请行业领域的专家研讨攻关。在院士专家的把脉指导下,技术人员相继攻克了孤石群地层掘进、高黏度软土地层掘进、长距离浅覆土高水压掘进、海中高强度基岩凸起等世界级施工难题,成功实现了汕头海湾隧道的双线贯通。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评价:“汕头海湾隧道建设中形成的高烈度地区隧道建造体系,对未来中国隧道建设、世界隧道建设将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文章源自广州日报,本文由广州日报作者陈家源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亿呀~亿呀~
粉丝3 阅读367 回复0
扫码登录
扫码识别 即刻登录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