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7月9日,随着最后一声炮响,由中铁十局承建的云南大(理)至临(沧)铁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红豆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国内首例、世界罕见的有毒有害气体隧道掘进难题被顺利攻破,为大临铁路早日 ...
本报临沧电 (记者叶传增)7月9日,随着最后一声炮响,由中铁十局承建的云南大(理)至临(沧)铁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红豆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国内首例、世界罕见的有毒有害气体隧道掘进难题被顺利攻破,为大临铁路早日开通打下坚实基础。 大临铁路红豆山隧道是目前中国铁路建设中遇到的唯一一座汇集了8种有毒有害气体、长距离大规模强涌水、高地温、长段落花岗岩蚀变的长大隧道。隧道位于临沧市凤庆县、云县境内,全长10616米,地理环境极为复杂。 “红豆山隧道之所以被称为世界罕见‘毒气’隧道,是因为有害气体的种类最多、浓度最高、危害程度最大。其有毒有害气体极高度危险区域长达4210米,高度危险区域3630米,高度以上危险区域占隧道全长的73.8%。每掘进一米都充满未知与挑战,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知道贯通的分量和胜利的来之不易。”中铁十局大临铁路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全斐介绍,隧道施工中形成了施工工法4项、专利40项。 自2016年5月开工建设以来,面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1200名参建人员历经15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红豆山隧道终于实现贯通。 大临铁路北起广大线大理站,从大理州跨越澜沧江后到达临沧市,线路全长202公里,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60公里。建成通车后,大理到临沧将由现在公路运输的近5小时压缩到1.5小时,结束临沧市不通铁路的历史,改善滇中、滇西区域交通格局。 (文章源人民日报,本文由人民日报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