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重庆万州长江二桥应急抢险工程最后一块人行道板钢结构吊装、拼接完成,标志着我国在大跨径桥梁护栏整体更换工程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大跨径桥梁护栏工程领域施工空白。 ...
中新网重庆4月20日电 (刘相琳 陈洪胜 宋晓丽) 记者20日从中交一公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获悉,随着该公司承建的重庆万州长江二桥应急抢险工程最后一块人行道板钢结构吊装、拼接完成,标志着我国在大跨径桥梁护栏整体更换工程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大跨径桥梁护栏工程领域施工空白。 图为大桥防撞护栏施工 刘相琳 摄 2003年建成通车的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主跨580米、全长1160米,是长江三峡库区最大移民城市重庆万州区非常重要的过江通道。随着城市建设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桥梁护栏防撞能力强化和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作为特大型子母塔悬索桥,万州长江二桥独特的受力结构决定了所有施工必须充分考虑对大桥尽可能减少扰动震动,以便安全施工。在国内同类型桥梁中,这种大型结构物整体更换施工尚属首例。国内十多位顶尖桥梁专家齐集万州,为该桥强身健骨开出“手术方案”。 在专家组指导下,技术人员决定采用上下游、南北端对称作业,有效确保荷载变化均衡。对原有桥面上钢筋混凝土破除,施工方放弃了原计划采用的空压机、破碎锤等重型机械,而是组织工人用小风镐、小电锤、水磨钻等小型机具,用“绣花功夫”一点点拆除推进。两名工人12个工时最多只能凿出8至10米。 在混凝土选择上,技术人员在国内类似技术攻关研发范围内,历时两个月,最终确定“CRM”新型早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由于强度好、成本高,该材料以往基本只小规模应用于桥梁伸缩缝维修中。而万州长江二桥使用了400立方米新型早强高性能混凝土,这在中国国内尚属首次。 拆旧建新,新旧混凝土怎样“融为一体”?施工人员在车行道混凝土上,钻孔10万多个,在孔内注入植筋胶,然后再植入钢筋,让新防撞护栏混凝土和原有车行道混凝土紧密固接在一起。 根据总体安排,大桥施工要保障白天正常通行,夜间只有9小时断道施工。混凝土的浇筑是在桥面相对安静状态下完成,留给施工人员浇筑时间只有3小时,剩下6小时得留给混凝土充分凝固,以便次日清晨恢复通车前,及时凝固至30兆帕的应有强度。施工方为此形成了白天见缝插针干、夜间不间断施工抢的局面,圆满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编辑:白嘉懿】 (文章源自环京津网,本文由百家号作者环京津网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