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52监测网 首页 行业资讯 监测新闻

“痛点”在哪,新基建就向哪发力

2020-4-3 09:22
来自: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52监测网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国经济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政府聚焦高新科技领域,启动了既能及时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又能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的新基建。其中,大数 ...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国经济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政府聚焦高新科技领域,启动了既能及时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又能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的新基建。其中,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5G等领域备受关注,这些技术是网络时代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对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而言,当下最关心的还是新基建如何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疫情期间,数以百万计的老师使用了腾讯课堂等网络工具在线上课,也让上亿名学生足不出户地实现“停课不停学”目标。可以说,这是一场可能引发中国教育模式巨大变革的在线教育全民普及运动。在这次全民普及运动中,在线教育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痛点”为新基建指明了方向。

首先,网络接入仍是在线教育的最大瓶颈。中国目前网络普及率虽然较高,但仍做不到全民接入,尤其是贫困家庭网络接入条件依然艰难。此外,网络带宽有限和移动网络信号不好,导致老师在线直播课卡顿、学生掉线情况时有发生,一些老师也被迫使用上传教学视频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在线教育的互动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网络设备智能化程度不高,师生在线互动不够充分。老师在线上课遇到的最主要困难就是缺乏智能化在线教学设备,使用电脑、手机等只能满足单向教学的最基本需求,实现课堂互动场景难度较大,导致在线教育的教学效果不够好。

再次,课程设置大数据支撑力度有待提高。大数据算法可以通过学生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对老师教学效果作出个性化评估和反馈,但现有在线课程与学习进度、课后作业链接不畅,大数据对教学设计、教学互动、教学评估的反馈和支持有待提高。绝大部分课程采用手机拍照收作业方式对教学效果作出初步判断,还不能灵活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当然,在线教育还有一些需要社会协同解决的问题,比如家长对在线教育的认可程度、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能否保证、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和视力保护等问题。在线教育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但无论如何,聚焦高新科技领域的“新基建”孕育了在线教育的发展契机。

如果说高速公路是工业社会的血脉,那么“新基建”正在为中国打造网络社会和智能社会的高速公路,同时为教育事业提供了新动能。若能够利用5G技术全面解决网络接入问题,用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实现学习设备联动、课堂场景控制,用大数据评估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线教育未来发展相当可期。尤其是在线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突破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机会和低廉成本去听最优秀老师的课程,学习最新的知识,将是对维护教育公平的极大帮助,甚至可能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式和新的教学规律,为“新基建”带来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本文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田丰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粉丝2 阅读533 回复0
扫码登录
扫码识别 即刻登录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