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近日,青海省基础测绘院承担的“小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和“基于青海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与InSAR的地表灾害高精度监测应用”两个项目通过了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
近日,青海省基础测绘院承担的“小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和“基于青海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与InSAR的地表灾害高精度监测应用”两个项目通过了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这两个项目成果具备较大的推广价值,希望在以后的基础测绘工作中加强推广应用。 据悉,“基于青海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与InSAR的地表灾害高精度监测应用项目”是为促进GNSS与InSAR技术的相互融合,主要目的是验证InSAR技术在滑坡监测领域应用的精度和可靠性,项目通过前期使用30米分辨率的哨兵数据对龙羊峡库区整体进行了跨度3年、20期的形变分析,找到了近坝边坡的主要沉陷区,并以此为依据,布设了8个GNSS实时监测站,同时使用测量机器人对虎山坡的主要形变区进行了补充观测,为得到形变区的精细形变,采用0.3米分辨率的InSAR数据对虎山坡进行了二次形变分析,最后使用GNSS实时监测数据验证了高分辨率InSAR数据监测的可靠性和精度,吻合较好。其中GNSS监测系统成功预警了北岸边坡的坍塌,为确保大坝安全作出了切实贡献 青海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重力数据稀疏,甚至部分区域为空白区,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优于5厘米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十分困难,因此在全省重点城镇开展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探索小区域水准面精化的技术方法,青海测绘院选定贵德周边的高山地作为实验对象,在县城周边布测了130个加密重力点、57个GNSS水准点,获得了覆盖贵德县城近4000平方千米的、精度优于2.2厘米的高精度水准面模型,研究开发了建立小区域水准面精化模型较为完整的系统,探索出小区域建立水准面精化模型的方法,为在全省重点地区开展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本文由中国测绘网上传并发布,本文仅用来学习及交流,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